書法的文化意義與社會價值
王嶽川
當今世界是一個正走向全球化的世界。但全球化不是一個同質化的時代,而是一個學會尊重差異性的多元化過程,是東西方共同組成的人類性的過程,也是西方中心主義習慣自己成為多元中的一元的過程。這意味著,全球化使得第三世界發聲成為可能。現代藝術有一個尖銳的悖論:製度現代性與審美現代性。製度的現代性講求理性、規範、新教倫理,而審美的現代性則張揚非理性、反權威、反道德。但在西方,由於製度現代性非常嚴格,因而審美現代性僅僅作為一種文化遊戲者出現,未成為西方現代性的主流。而中國則不同,由於製度現代性正在建立過程中,審美現代性的遊戲人生態度作為一種思潮則成為一種時尚。這種思潮對當代中國書法負麵影響很大,值得重新確定書法的文化意義與社會功能。
一 全球化語境中的中國當代書法的文化意義
正在發生的全球化,在技術一體化、經濟全球化、交往跨國化等特點之外,最顯著的就是“文化差異化”和“宗教衝突化”。昔日的文化創造、傳遞、解讀方式遭到了重大的挑戰。在這種挑戰下,當代中國書法界的現狀是多種潮流多元並存,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的推出書法大師和建設東方書法大國的文化意識。
現代和傳統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異。“現代性”出現了以後,書法麵臨著很大的生存危機——即漢字還需不需要?是否需要拚音化?20世紀初以來,隨著西風東漸,全盤西化的呼聲在20世紀中國不斷高漲。於是,錢玄同宣布:“漢字的罪惡,如難識、難寫、妨礙教育的普及、知識的傳播”,“改用拚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