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書法評論呼喚真誠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4: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2006]次

如今的書法評論界,一定程度籠罩著互相“戴高帽子”、“抬轎子”的學風,“真誠”尤顯可貴。


    一般地,寫書法作品的評論,所評論的對象多係師友故舊,或師友故舊所托之人,礙於情麵,在評論中不能過多地顯示出自己平日的學術審美意願與“真誠”,進而喪失評論的批評性,這對於評論者來說,便如同周俊傑先生在信中所言的“心中感到十分別扭,像有什麼堵在胸口”般難受,無疑是甚為痛苦的。


    去年,唐雙寧先生所謂的狂草“大作”及對其“大作”有關“抬莊”的評論很是充斥了幾大書法專業報刊的版麵,一些吹噓的言家說是他的草書“大作”已達當世前幾位的水準,連《中國文化報》亦曾有二期大幅麵的版麵刊出其“大作”並配有令人感到“肉麻”的吹捧之文,故而其“大作”流傳麵甚廣,很是刺痛了一些書法愛好者的眼睛,筆者亦添列其中。竊以為,一些對唐先生狂草“大作”刻意拔高的評論無疑使其“捧得越高,摔得越重”,高明如唐先生者,當不難領會此種淺顯的道理,否則便是“掩耳盜鈴”了。這些評論文章若是出自一般的評論者之手倒也罷了,但其中卻不乏成名幾十餘載的書壇名宿、書畫鑒定權威、文化專業報刊的編輯。我想,這些大眾眼中所謂的“專業人士”,他們大多都有幾年或是幾十餘年的藝術實踐,就算平日一點書法理論書籍也沒有接觸過,倒也不致於將唐先生所謂的“狂草大作”看成有那麼高的成就,這無異於是“自欺欺人”之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