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在傳統積澱與先鋒陳述之間主體的彌散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5: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2061]次

 在傳統積澱與先鋒陳述之間主體的彌散
                                          ——當代青年書法創作之兩難
                                 魯明軍


    曆史總是由悖論的構織與延續書寫而成的。一切在世者——無論是能動的,還是非能動的;無論是客體,還是主體,都似乎難以逃避兩難的介入。盡管如此,為我們所觀照的問題中心並不在於兩難之間能否作出一個選擇和決斷,而是在於從中能否實現主體間的內在交往和勾連,這實則同樣是化解悖論和消退兩難的應然途徑。

    對於當代書法而言,無疑也麵臨著同樣的困境:一麵是強大的傳統積澱及曆史陰影的籠罩,一麵又是試圖掙脫傳統限製及超越曆史本位的先鋒訴求。而這尤其凸現在當代青年書法創作群內。可見,我們之所以要區分“國展”與“青年展”,主要還是基於創作導向上側重的差異所致。“國展”是綜合性打大展,側重於廣度和深度,而“青年展”則側重體現一種縱深度和可縱深度。因此,“國展”的評審基本遵循風格間、書體間、地域間的相互牽製、共同關涉的平衡化原則(事實上,根本達不到平衡)。而“青年展”則相對寬容,雖然並不倡導,但也潛在地認同某種傾向的存在,隻是這一傾向決非是一種偏執。當然,這種兩難之所以更加凸顯於青年書法創作中,一方麵是因為當代青年書法創作普遍缺乏深厚的傳統積澱,這從根底和本位上失卻了創作深入和可深入的素質,而使自身陷於失根的境地;另一方麵則是因為當下積極膨脹的波普文化語境已經潛在地吞噬了主體思想的先鋒質素和探索心智,而使主體本身無形中被套上了“偽先鋒”、“偽前衛”的虛飾。兩難之間,何去何從呢?

    事實上,延續曆史的線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