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辣之美
陳振濂
線條遒勁強健但不必挺拔,結體錯落不羈但不必奇崛——老辣是一種積累功夫的產物,但又是一種有血有肉的表現。說它是功夫的積累,是指明它那非人為的個性。瀟灑的少年風度,想叫筆下老辣也老辣不起來,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刻意求之也無用的。沒有豐富的社會閱曆,沒有屢經桑滄的曆史,有意老辣是一種矯飾。“辣”或許略有一二,“老”卻是萬難得之。說它是藝術表現,則是指它的根基於人的審美個性,人人作書一輩子,老固然老卻未必辣,劉墉不算不老吧?用筆豐腴,論辣則差得遠;文征明號為書壇壽星,也算得是地道的“老”書家,但也缺點辣味。由是看來,辣之與否是個性所至,性之相近則信手揮灑自成辣趣,習之相遠則有意求之也格格不入。
令人拜倒的老辣之美,吳昌碩足以當之。當然,不是他那引起眾人所熟悉的石鼓文書法,而是充滿了強勁雄武之氣的大篆書作。在清末民初之時,這是少見的陽剛美,其實,就是在書法千年曆史上,自打東晉書聖王羲之以來,又有幾人能有此境界?
線條是蒼茫的。筆劃顫動之間,剝蝕之態躍然;間架是磊落不馴的,每一筆的咬合是一種壓力的結果而不是平和的地置放著。變化著的空白與線形令人捉摸不透,它既沒有固定的軌道可沿循,又沒有清晰的節律供人體會,而且這種種變化都有一個共同的走向,這就是它們都偏向強力的展現。老之沉厚深邃,辣之崛強無潤;沉厚中所孕含的豐富閱曆與生活體驗,崛強中所蘊藏的桀驁不馴與尚武精神,使吳昌碩的書法成為近代書法史最耀眼的一筆,在他的對照下,趙之謙、徐三庚未免太女兒氣,就是鐵骨銅筋的黃賓虹和潘天壽的書法,前者有老但遜辣,後都辣有餘但未必老。比他而言似乎都還缺了點什麼。
可貴的正是不矯飾但有個性。過分奇了,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