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運筆點畫的形態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5: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2157]次

運筆點畫的形態

    我國傳統書論曆來重視運筆點畫。因為,書法是靠運筆點畫所產生的線條來組合結構、章法的。書法家正是通過運筆點畫來賦予線條各種美的形態,方圓粗細、曲直動靜等。

    由於書法運筆的方法不同,可以使點畫線條呈現出方筆、圓筆之分。方筆以“折”為使轉,在書寫每個字的點畫線條是行筆斷而複起,其收鋒為“外拓”法;圓筆以“轉”為使轉,行筆換而不斷,其收鋒為“內厭”法,因而表現出不同的“肌膚之麗”。方筆骨力洞達、嚴峻持穆,如魏碑中的《張猛龍》,筆法方勁質樸,峻利奇肆;圓筆秀逸渾穆、和厚豐融,如魏碑中的《鄭文公》,筆法圓勁飄逸,從容樸茂;而方圓並用的運筆方法,就會產生剛勁中寓靈秀,婉約中含峻奇的形式美感,如魏碑中的《張黑女》,筆法就是方圓兼用,因而顯得峻利疏朗,遒勁渾融,富有陰柔陽剛之美的統一。筆畫粗細所產生的形式美感也是較鮮明的,大都粗的筆畫顯得壯實豐厚、凝質遒勁,如漢碑《衡方碑》,線條粗壯雄厚、豐腴寬博。而細的筆畫則顯得剛健美銳,峻峭勁健,如漢碑《禮器碑》,線條精細清麗,瘦勁俊美。

    與方圓粗細相比,線條曲直動靜的形態美是更強烈而多變的。曲與直、動與靜在書法作品中是互為觀照,互相映襯的。從“隨體結詘”的篆書、波磔多姿的隸書、點畫多變的楷書、行雲流水的行書、龍飛鳳舞的草書,其曲直動靜的發展是越來越強烈的,書法美的線條形式就是遵循著這樣一個軌跡。草書線條的曲直動靜之美可謂是集書法形式美的大成,是極精致的。陽泉《草書賦》就說:“惟六書之為體,美草法之最奇。”劉熙載《藝概》中也指出:“書家無篆聖、隸聖,而有草聖。蓋草之道千變萬化,執持尋逐,失之愈遠。”狂素顛張的草書線條形態“矯若遊龍,疾若驚蛇”,其曲直回旋、動靜奇逸,的確是千姿萬態,不可端倪的,時而呈波狀線,時而呈蛇形線。席勒曾對波狀線作過獨到的研究,他在《論美書簡》中有一封給克爾納的信,先畫了以下兩種線條:然後他解釋說:“這兩種線條的區別在於,第一種陡然地改變趨向,第二種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趨向;就審美感受而言,由於它們具有兩種不同的屬性,它們的效果也不相同。……但也有一種運動,它的趨向從一開始就不受什麼規定,這種運動對我們來說,是出於自願的運動。我們從圖中的波狀線條體會到這種運動。因此,下邊這條線從其自身的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