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正成
一、“線條藝術”的理論誤區
一位評論家給我新出的書法文集寫了一篇評介文章《對線條藝術的創新求索》①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寫得不錯,但對標題我提出異議:用“線條藝術”界定書法是否準確?理論界長期以來把書法界定為線條藝術,特別是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這是一種流行的審美觀。我認為用“線條藝術”來界定書法這個本質性概念不僅涉及美學理論問題,還直接影響到書法的創作實踐。什麼樣的字才算好?用什麼方法來寫好字?書法審美的基本技術特征是什麼?“線條藝術”觀念有可能把我們帶入一種理論誤區。
“線條”這個詞在古代漢語裏麵沒有,它是現代漢語詞彙。我們所知道的線條,首先是指數學上的幾何線條。書法藝術的線條和幾何線條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把書法理解成線條的書寫,那麼,它和數學上的線條界限在什麼地方?另外,還有一種線條——產生在西方繪畫中的徒手線。數學上的線條是有規律,可以計算的;徒手線是隨意在紙上畫出的西方繪畫中間的一種線,比如速寫,西方繪畫中的素描、油畫也使用這種線條,甚至包括中國繪畫的線條。如果我們籠統地稱書法是線條藝術,那麼,我們就有可能誤解這個線條是一種幾何的線條或者徒手線。邱振中先生在八十年代講書法藝術本質的時候認為書法是一種用徒手線條書寫的藝術②,這種線條不是有規律的幾何線,而是在紙上可以隨著自己的意象去書寫的徒手線。這種線條觀念忽視甚至代替了最為重大的藝術現象,即書法在漢字字形裏麵的點畫表現。如果用徒手線條來抹煞書法藝術點畫技術與技巧特征的話,書法藝術實際上就失去了它安身立命之所。隨著線條藝術觀念的不斷拓展,藝術家們就很容易萌發突破漢字字形這個“底線”,而遺棄書法這個藝術樣式的本質特征。既然是線條的隨意書寫,就可以把所有約束線條表現的東西破除,於是出現了沒有漢字的 “現代書法”——一種抽象藝術新品種。所以,九十年代以來,作為書法界主流觀念對“現代書法”的創作界定,提出了一個創新的底線——漢字字形具有可識性。
我在《論當代中國書法創作》③中分析了一些作品。比如王冬齡先生的《心賞畢加索》線條非常酣暢、表現非常充分,是一件表現主義色彩濃鬱的藝術品,這種作品可以納入很廣泛的“現代書法”觀念裏麵。但是我認為它更近於抽象畫,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