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痕”與“錐畫沙”之我見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4: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2247]次
大多數學書法的人都知道“屋漏痕”和“錐畫沙”這兩個詞。以往的書法理論,都把二者說成是中鋒運筆的基本原理,至於什麼是“屋漏痕”和“錐畫沙”,它們又是怎樣形成的,它們中間有什麼樣的聯係和區別,這些更深層次的問題,論述得就比較少了。這裏根據我自己在書法實踐中的體會,談一點兒個人看法。
關於“屋漏痕”
關於“屋漏痕”,我們得弄明白幾個方麵的意思,才能全麵徹底地理解它。第一點是:什麼是屋漏痕;第二點是:古人說的“屋漏痕”是什麼意思;第三點是:自然界中的“屋漏痕”是怎樣形成的;第四點是:書法創作中的“屋漏痕”是怎樣形成的;第五點是:“屋漏痕”的藝術效果是怎樣的,它給人們展示了一種什麼樣的美感。
“屋漏痕”,顧名思義,就是房屋漏雨時雨水在牆上留下的痕跡。這是狹義的概念。從書法理論的角度來講,它指的是像“屋漏痕”那樣的線條;書法欣賞中,它指的是線條的美感。古人常說的“屋漏痕”,強調的是中鋒用筆,指的是線條的骨力之美。自然界中“屋漏痕”的形成,主要靠的是水珠本身的重量,而不是外部力量。 “屋漏痕”這一書法理論最早是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和張旭在論書道的時候提出了這一理論。這是顏真卿個人對書法線條美的理解,也是他個人書法創作實踐的集中反映。我認為顏魯公所講的“屋漏痕”的藝術效果應當是這樣產生的:用筆寫字時,筆頭蘸墨要多,著紙要輕,少用按力,多用提力,一定要指、腕、肘三力齊用。用“屋漏痕”的原理創作出的書法線條透示著圓潤的美、渾厚的美、凝重的美、沉著的美、博大的美。它的總體美感是厚、重、大、渾、寬。
上一篇:
趙克禮:以文化書法開啟少兒美育啟蒙
下一篇:
論《書譜》之“五乖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