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原
由王鏞、石開、沃興華、劉正成等人發起的“第三屆全國流行書風·流行印風大展”日前已經落下帷幕。
劉正成先生曾提出過一種觀點,“流行書風”也是一種經典書風,是中國經典書法在當下文化語境下的一種新的質態,是當代書法史上的經典書法。劉正成還把“流行”與“經典”、“精英”結合起來,指出其中所蘊涵的內在價值契合性。劉正成先生以一個藝術史家的敏銳眼光,運用藝術辯證法的哲學思維,充分肯定了“流行書風”在當代書法史中的重要地位,這實在是一種藝術膽魄。
學術界之“流行書風”與娛樂界所認可的流行歌曲、流行文化有著根本的不同。前者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僅限於少數人,而後者的實踐者則是大多數人,是大眾群體。可以說,“流行書風”是由少數具有學術良知和文化良知的書法精英人士所倡導、發起的一種現代文人書法,是一種精英書法;而“流行音樂”、“流行文化”則恰恰相反,它是一種大眾化意義上的大眾文化行為,它基本上沒有文化精英的文化指引,而是現代社會進入商業社會之後的一種群體性、大眾性文化行為。因之,此“流行”非彼“流行”也。再從“流行書風”的文化旨歸上看,“流行書風”倡導者及實踐者之根本要義在於要在傳統書法的基礎之上,重新尋找書法在當下文化語境下的本體突圍,即在遵循漢字基本審美規範的前提下,尋求對中國漢字形體構造的重新整合,以確立一種全新的書法審美範式。並在充分尊重傳統經典書法的基礎上,重點借鑒、考量和汲取民間書法的美學元素。“發現民間”是“流行書風”倡導者們的書法宣言。“流行書風”倡導者之一的王鏞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表示過他對民間的深深迷戀與向往。“流行書風”倡導者的民間情結是對中國傳統文化資源與書法資源的重新發現與整合,它並不像一般人所說的那樣是對傳統文人經典書法的反叛和悖逆,而是一種重構。
當代書家對於“流行書風”的誤讀並不僅僅在於其字麵意義上,更在於對其本體定位及曆史地位的誤讀。許多人對“流行書風”持有太多的陳見,認為從美學價值上看,“流行書風”是一種“審醜”的書法而不是“審美”的書法,是醜書,既然是醜書,那就無多大藝術審美價值。果真如此嗎?且不論書法藝術的“美”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