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談談中國書法藝術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2: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707]次

談談中國書法藝術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原文出處】中國書法
【原刊期號】200407
【 作 者】金開誠
  中國書法藝術是土生土長、地地道道的民族傳統藝術。在其生成和發展中,與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難解難分。因此,學習中國書法並進而從事書法藝術創作的人,如果缺乏傳統文化的修養,或對傳統文化缺乏比較深刻的認識,就難以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精髓和奧妙。
  要全麵剖析中國書法藝術與傳統文化的關係,這顯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在這裏,我僅想采用簡單化的方法講兩個問題:先講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生成發展給了些什麼;反過來再講書法藝術對傳統文化給了些什麼。
  傳統文化為書法藝術提供的東西,可分為“硬件”與“軟件”兩方麵來說:
  “硬件”的第一項就是漢字,這對書法藝術來說太重要了。因為中國書法藝術就是以漢字為素材的造型藝術,所以絕對離不開漢字。
  漢字基本上不象形,但因其特殊的筆畫和結構,比其他文字更有藝術的可塑性和形象性,有利於加工成藝術形象。漢字在其曆史發展中又有篆、隸、正、草等字體變化,這也決定了書法藝術形象之豐富多彩。
  漢字本身既是漢民族的重大文化創造,又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其形象中早已積存並凝結著豐富的曆史文化信息和中國人的感情色彩乃至心態投影。故而中國人看到漢字往往能引發一定的聯想和微妙的情思活動。所以,寫字一定要把字寫準確,不能寫成錯字、別字。例如福、芙、伏、符是同音字,富、複、付、副也是同音字;這些字出現在書法藝術作品中都不能混用或寫錯;如果寫得不準確,就會削弱乃至破壞相應的聯想與情感效應,使作品的藝術魅力受到極為不利的影響。
  總之,漢字是書法藝術最重要的“硬件”,書法家和習作者應萬分珍視漢字,特別注意於準確的運用。
  “硬件”的第二項是中國傳統的文學藝術。文學藝術不僅給書法家以思想和藝術的滋養,提高其審美的情趣和能力;而且還提供極其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使書法家得到啟示,吸取形象,並巧妙地融入書法創作。大量的詩詞作品和警語格言,還往往與書法藝術互為載體,從而在審美感染中相互生發,在藝術上相得益彰。
  “硬件”的第三項是傳統文化中種種特有的器物,如甲骨鍾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