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全球化:危機下的沉思—兼談書法的繼承與發展問題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0: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666]次

全球化:危機下的沉思—兼談書法的繼承與發展問題  
【內容提要】● 書法是一種具有特殊曆史地位的藝術。中國文人的理想,是通過書法介入社會,讚天地之化育。
  ● 近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使書法藝術的實用空間縮小,它促使書法由傳統向現代轉型。
  ● “全球化”向書法藝術提出了新的挑戰。書法藝術實際上麵臨一場新的危機。
  ● 立足於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沃壤,書法藝術將在傳統與現代的“涅pán@①”中浴火重生。
  ● 書法是中國民族藝術的不老樹。中國書法引導人類追求善與美,偉大的藝術在現代社會將更顯其魅力。
【關 鍵 詞】全球化/書法/危機/發展
【 正 文】
  一百五十年前,一位農家出生的湘籍憂國之士,曾杖劍兀立長江堤岸。當他看到來自西方的“小火輪”動力十足地溯江而上,突然間感到一種巨大的壓力,當場喀血數升。不久,這位將軍憂憤成疾,病歿大營……一百多年過去了,中國人民經過幾代人的浴血奮戰,終於獲得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改革開放二十多年,我們更是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國防、外交等等各個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也不能不看到,在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在某些地區、某些方麵,困難和危機還是存在甚至相當嚴重的。書法藝術在傳統藝術諸多門類中可以說境遇較好,但在繁榮的背後,潛在的危機仍然是存在的。要弘揚民族文化,重光前哲,我們尚任重道遠。
    一 我們曾經輝煌
  在中國曆史上,書法曾經是地位最顯赫的藝術。無論是隊伍之龐大,社會用途之廣,還是政治“待遇”之高,它都遠在傳統諸多藝術之上。書法是中國傳統社會的“顯學”。
  如果你到過北京,到過氣勢磅礴的紫禁城,你一定會為我們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所折服。
  如果你是一位書法家,或是書法愛好者,徜徉紫禁城,你對我們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書法藝術,一定會有一番更深刻的認識。
  巍巍紫禁城,萬重千疊,金碧輝煌,可謂美輪美奐。這裏曾經是古老帝國的最高權力中心,多少人在此曾匍匐顫栗,多少人對它曾無限向往。可是就在這個曾經統馭萬方的東方政治中心,我們的書法藝術,曾經是那樣獨受嬌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