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書法、探索型書法、書法主義都可叫作新書法,是對傳統書法視覺形式的新發展、新貢獻,新書法不論怎麼折騰,即使像繪畫也不要緊,注定是有價值而不會是平庸的,它為書法的發展做出了探索性嚐試並提供了更多的參照信息,其實踐者是可敬的,因為他朝書法發展的方向踏出了一步。
●實用性讓位於藝術性,書法終究得上升到哲學層麵上來,西方人來中國學書法,衝的就是這種不可名狀而直指人心深處的墨、線形式,中國的書法同西方的抽象藝術有許多共性的東西。
●未來書法呈多元發展趨勢,現代書法裏有鮮活的生命力和靈性存在,它是對傳統書法的超越和發展,任何新生事物在初創時期都不可能盡如人意,現代書法同樣需要一個過程去進入它的高級階段,中國15年現代書法的探索史,給當代書法積累了豐富的視覺經驗,堅持用作品說話,還要加強理論建設,以促進現代書法良性發展,而不使現代書法的開拓隻停留在表象或淺層次的滿足上,同時需要像王冬齡、邱振中、白砥、陳振濂、古幹、劉正成、邵岩、馬嘯、魏立剛、張強、閻秉會等等這樣一些集創作和理論於一身的實幹型書家來起促進作用。
●中國書法傳統要作深入學習,日本現代書道、西方的現代藝術可以大力借鑒。1985年的“中國現代書法首展”、1988年“首屆新書法大展”、1989年“最初的四個係列——邱振中書法作品展”、1993年“第一次書法主義展”、白砥“黑色主義展”、1994年王冬齡師生“現代書法探索展”、1995年杭州“首屆國際現代書法雙年展”、1998年“學院派書法展”、“新幹線沙龍書法展”、“傳統反思:中國當代藝術展”、1999年“巴蜀點兵”現代書法回顧展、“楊林、邵岩、劉毅三劍客書法展”等等從1985年至今的係列現代書展,均很有想法和深刻性,展示了中國新書法的發展曆程,給當代書法增色不少。
●當代傳統沿續型書法或稱新古典主義是書壇的主流,呈穩健發展趨勢,影響廣泛,這是值得欣慰的事,而現代書法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形式,常常使人振奮不已,這說明書法藝術的發展空間還很廣闊,時代決定我們今天也不能隻滿足於傳統書法一種藝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