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抱一齋論書:白蕉與徐悲鴻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0: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687]次

白蕉與徐悲鴻先生為莫逆之交,他倆相識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一九二三年,白蕉告別金山張堰故鄉,來到繁華的大上海求學,考入上海英語專修學校,跟同學蔣丹麟關係非常密切。蔣丹麟是蔣梅笙教授的幼子,是悲鴻夫人蔣碧微的幼弟。白蕉自幼愛好詩詞,尤喜書畫。當年蔣梅笙教授組織了一個詩社,許多愛好詩詞的青年紛紛參加,其中除蔣碧微姐弟以外,還有徐悲鴻、白蕉、女畫家周練霞、徐建奇,戚石印夫婦等。白蕉悲鴻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倆人遂成莫逆之交。蔣梅笙夫人戴清波亦能詩詞,夫婦之間,常有唱和之作。

  悲鴻先生很讚賞白蕉的書法,為他訂了第一張潤筆單,並親筆為他書寫。一九三二年,特請他寫“屈原九歌”長卷,白蕉在《雲間甲集》中雲:“悲鴻先生去年來書委寫屈原九歌長卷,餘以待病家居,鹿鹿未就,今半矣,乃始成之,計有真、行、草共計十紙。仙童樂靜,不見可欲,風猷,非唐以後人所能仿佛。恨丹麟不及見之也。(其時丹麟已英逝),壬申白蕉。”(時年二十六歲)  

    一九八九年鄭逸梅老先生寫了《記雲間白蕉》一文,發表於香港大成雜誌上,扉頁上刊載了徐悲鴻畫的《孝女曹娥圖》,白蕉為此畫題寫小真楷《孝女曹娥碑》,從題記上可知為一九三三年(時在癸酉),這是他倆早年的合作。在幾十年的交往中,他們常有書畫、詩詞及信劄往返。悲鴻曾贈予白蕉許多珍貴的畫件,如《枇杷》、《雙青毛竹圖》、《花卉蜜蜂》等。  

    想當年,悲鴻先生得知我們結婚的消息後,特地送來一幅中堂《雙青毛竹圖》,畫上兩竿高大粗壯的大毛竹,挺立在中央,還題了一首詩:“豈止留清影,相期耐歲寒。莫同閑草木,隻為熱中看。”(見左上)白蕉得此佳書畫,喜出望外,當即作了一首詩“代簡一首”寄給了悲鴻以示謝意,同時還將該詩書錄在《雙青毛竹圖》的邊棱紙上,詩雲:“幹枕花前醉後回,眼明一翰故人來,是何筆力雄且傑,為想詩情鬱更開。天壤要留雙杆在,雪霜未遣一心灰。江南妖夢何時了,長使雲間把酒杯。”(見左下)這些珍貴的禮物,我已珍藏了半個多世紀,彌足珍惜,但其真摯的友情,永遠銘記在心。

  悲鴻先生回國以後,曾邀白蕉赴北京棲霞山賞紅葉,並畫了一幅枇杷,托蔣兆和先生帶給白蕉。白蕉知曉後隨即寫了一首詩:“寄悲鴻故都,並示兆和。”詩曰:“西風有恨盟紅葉,蜀客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