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當代中國書法的表現思潮(上)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0: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916]次

內容提要

  本文取義的當代中國書法,以1977年為始點。從這時開始,中國書法的出版、大展、大賽、教育、機構等已相繼出現並趨於完備。我將書法的當下狀態概括為"後書法時期"。這裏的"後書法",包括"後現代書法",但不是"後現代書法時期"。因為,書法在當下中國,是傳統、現代、後現代複合並存的狀態。書法在20餘年來日趨於大眾化,這是總趨勢。本文試圖對上述書法時態進行一點掃描和分析,當然是很個人化的。書法是在充當當代文化使者的身份嗎?我的思考與此相關。

  關鍵詞  當代中國書法  後書法  表現思潮 一

  "當代"這一概念是不十分具體的。《現代漢語辭典》(1980年版)該條釋義為"目前這個時代。"從史學立場上,似乎人們習慣將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爆發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至二十世紀民國建立稱為"近代",而將民國以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這一時期稱為"現代"。但是,有時候"現代"的時限也會延展。《現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80年版)的"現代"則指建國以後包括"當代"在內這一時段。可見,"現代"與"當代"的史學界定至少在書法學界尚無確定。

  本人取義的"當代",以"文革"結束以後的1977年為始點,因為這一年"北京書學研究會"成立,(趙樸初為會長),這不僅是一個書法熱潮的信息和前奏,也是書法這門古老而新生的傳統藝術在新的曆史時期開始"在場"的一個象征。

  翌年6個月,第一期《書法》在上海創刊;1979年5月,《書法研究》在上海創刊,同年9月,全國群眾書法征稿評比在上海舉行,同年10月,浙江美院(今改中國美院)開始招收書法篆刻研究生,12月,劉綱紀著《書法美學簡論》在湖北出版;1980年5月,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覽在沈陽開幕;1981年2月,《書法叢刊》在北京創刊,5月,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並舉行了第一次書代會。至此,有關書法的全國性組織、展覽、大賽、專業出版物及高等教育、學術性專著皆已出現,真正揭開了中國書法的新的史頁。

  關於書法的曆史分期,人們大多按社會學的曆史階段而分期,如按"先秦、秦代、漢代、魏晉……"這樣的模式來劃分,這當然無可厚非,它確實有論述上的方便這樣的特點。但是,這樣一來,書法也就成為了社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