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硬筆書法臨寫指南
發表日期:2006-10-27 01:09: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887]次

所謂硬筆書法,就是以鋼筆、圓珠筆、蘸筆、鉛筆、竹片、塑頭筆等為工具,來表現漢字書寫技巧,再抒發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動。由此而產生的作品,即為硬筆書法作品。硬筆書法具有二重性,即藝術性和實用性。所以,學習硬筆書法不僅要追求高層次的藝術水平,還要注重其實用價值。而要體現其實用價值,就必須做到書寫上的正確化、規範化、勻稱化,如果在一幅作品中,錯別字連篇,自造字叢生,隨意縱橫飛舞,即令有高超的用筆技巧,亦不過是“鬼畫符”。硬筆書法隻有在實現其實用性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才有可能創作出趨於完美的作品。

在對其藝術性的處理上,當首先體現硬筆書寫簡捷、流便、挺朗、自然的特色,進而求得深遠的意致。即通過熟練的用筆技巧.以有限的碩筆性能充分展示作者的學書認識和豐富的內心世界。具體說來,一幅好的便筆書法作品,應具備以下三個方麵;一是生動豐富、獨具風貌的神韻,二是台乎法度、造型美觀的結體,三是提按分明、使轉自然、富於節奏感的用筆。這三者的關係是互相關聯,缺一不可的。

要做到形神兼備,臨帖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以臨習傳統法帖為宜。這是因為我國的書法藝術有著數千年的曆史,在漢字書寫上已達完美境地,由此可言,任何一種法帖,都足可為硬筆書法臨摩之範本。但是,由於受硬筆本身的性能所限及實用的需要,又必須對古人法帖有選擇地臨習。如王羲之、褚遂良、米芾、趙孟須等名家之作,皆堪稱最佳範本。通過臨帖,既可使結體美觀,合乎法度,亦能學其用筆,得其精神。另一方麵,毛筆書法字帖中的筆畫清晰,提按變化明顯,易於初學者領會其用筆方法。而硬筆書帖中的筆畫纖細,提按變化輕微,況有印刷失真者,往往使初學者難以體察,而誤入歧途。因此,傳統法帖應作為硬筆書法臨習的主要對象,硬筆字帖則可作為參考、借鑒之輔助讀物。

怎樣選擇一本適合自己學習的字帖呢?一般的說,個人的興趣最重要。假若別人替你選擇了一本字帖,而你並不喜歡,那麼臨寫起來就很難相象。反過來,假若是你自己很喜歡,那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這裏,有兩件要緊的事情,一是必須在曆代楷書名家的作品裏選擇,二是要選擇好的版本。如果有真跡影印本,就不必用刻石拓本;如果是隻有拓本的碑拓,那也要選擇同一作者或同一時代的墨跡作參考。固為經過契刻的作品,筆劃的形狀和力感、速度感都與原作大不相同。例如臨寫魏碑,最好選擇一本北魏時代的寫經作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