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藝雙馨:崔國強的藝術人生
發表日期:2014-06-11 18:44:00
來源:湖南在線
被閱讀[2241]次
認識崔國強先生是十多年前的事,但由於多種原因,一直無緣得見。聽說著作等身的他又出版了一本新作,便再也按捺不住內心喜悅、仰慕和好奇的衝動,在一個雨後的下午,來到了崔國強先生位於長沙市五一大道的工作室裏進行采訪。挺拔的身軀,和藹的笑容,風趣的談吐,已經使筆者頓生幾分快意。而隨著采訪的步步深入,其數十年的藝術和人生的軌跡便極為明晰地展現在世人麵前。
天道酬勤:湖湘書苑的辛勤園丁
今年56歲的崔國強,出生於湖南益陽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和那個年代的大多數家庭一樣,父母整天都為全家人的生計奔波勞碌,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問題,更沒有想到要把他培養成什麼什麼的“家”了。
說起自己和書法的淵源,崔國強說全是機緣湊巧。原來,他9歲的時候,村小學裏來了一個毛筆字和粉筆字都寫得極好的老師。看著老師那整齊工整的字體,懵懂年齡的他,便覺得是一種極好的享受。他在心裏默默期盼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寫得這麼一手漂亮的字體就好了。從此,他便以老師為楷模,學習寫字,慢慢地,自己便成為同學中的佼佼者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勤學苦練,書寫的水平得到進一步地提高。那時,正值文革時期,學校裏要寫毛主席語錄,村裏要寫時政宣傳標語,他都當仁不讓。雖然還顯得有些稚嫩,但是,字裏行間已經透露出大家風範,因而每次寫就之後,都受到大家的好評。師生和村民們讚許的口吻,羨慕的眼神,更加堅定了崔國強更上層樓的勇氣和信息。考上大學和參加工作以後,隨著知識和文化素養的提高,學習條件和環境的改善,以及見聞的增廣,再加上自己的體悟和研習,他的書法藝術越來越精湛,不斷實現新的跨越。
天道酬勤,在書法領域耕耘了數十年之久的他,終於初構體係,自成一家,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大致說來,這種風格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色。
一是嫻熟的筆墨技巧。他的作品注重線條質感與形態的變化,融彙了楚簡線條幹淨爽利、古樸自然的抒情牲,支招飛揚,用筆縱橫捭闔,字字靈動;筆墨韻味淋漓盡致,較好地體現出現代情感與傳統筆墨的有機整合。二是和諧的整體結構。在他靈動的筆法和結體中,點、線都是處於運動狀態的,並通過疾澀、輕重、疏密、欹正、聚散、濃淡、枯潤等諸多變化,保持著彼此的和諧與平衡。章法上通常采用符合傳統審美的樣式,同樣又注意行氣的連續呼應以及字形的挪讓經營,巧妙安排、不落俗套。三是大寫意式的抒情表達。他的書作總是蘊含著濃鬱的情感內涵,往往能夠隨情賦性、依勢用筆,性情所致、落筆紛披,使人強烈感受到有一種激越的情緒在字裏行間宣泄。其四,作品高古、質樸,又不乏有意無意、若輕若重的閑散和嫵媚。高古作為體貌,體現在用筆、結字、章法各個環節,具體表現為線條的自然、質樸、野逸。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崔國強書法成果也越來越豐碩,迄今已經出版了包括《中國行草書精要》、《黃庭堅草書技法》、《學生鋼筆字帖》、《多功能鋼筆字帖》、《城鄉實用鋼筆字帖》、《鋼筆行書結構帖》等在內的十餘部學術和作品專著。並榮膺首屆“湖南十大青年書法家”、“湖南硬筆書法傑出成就書法家”、文化部藝術中心“影響中國100位藝術大家”等稱號。他的書法作品多次作為出國友好訪問團的禮品贈送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政要、及香港、台灣等地區領導人。《人民美術》、《中國文化報》、《湖南日報》、《中國鋼筆書法》等報刊對他做過專題報道。
敢為人先:品牌書法的開山祖師
對於圈外人士來說,可能並不知道何謂品牌書法。說穿了,品牌書法的本質意義是,外在包裝,內在文化。其載體是物質的,在現實生活中,就是人們創造的多樣產品。所謂內在文化,是指產品中孕育有一種可意會、能感覺的內在寓意,要使這種內在寓意外化,就須借翰墨丹青來進行渲染,將其內涵彰顯出來,賦予實物以靈魂。所謂外在包裝,是指產品的外部形式,通過注入創造性勞動使其更加完美。且包裝從來就是一種文化現象,一種審美現象,而絕不僅僅是一種物質現象。書法(包括書畫)之於物質產品的重大意義,隻要我們簡單地描述一種日常生活現象就不難理解——一隻茶杯,或者說一隻瓷盤,無論它的製作工藝何其精美,如果沒有任何文字和圖畫加以點綴和裝飾,則其審美效果必將大打折扣。而事實上,我國自古以來價值連城的古董文物,包括那些堪稱鎮館之寶的文物,幾乎無不以書畫襯托其身價。隻是,精美的器物必得配以精美的書畫,如此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審美效果。
人類這種不唯求器物本身之精美,亦且求裝飾之精美的需求,源於他們不僅需要在物質上得到口腹之欲的滿足,同時需要在精神文化方麵帶來悅目的審美享受。遺憾的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物質文明水平低下,對於精神文化方麵的需求自然退居其次。改革開放之後,國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與之相適應,人們對於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具體體現在產品的包裝上,人們也更加看重一個品牌的精神文化內涵。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如果一盒價值上千元的茶葉的包裝盒上的字跡沒有任何特色,那麼,消費者總難免產生美中不足之感,進而影響到購買產品的欲望。這無論對於廠家還是顧客來說,自然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而品牌書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而在我國,第一個致力於品牌書法的研究和推廣並付諸實踐的開山祖師,就是崔國強。
談起品牌書法的創意,崔國強深有感慨。他說,自己在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部工作,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就是“三農”——農民、農業和農村。雖然說工業化、城鎮化是富國富民的根本途徑,但是,如果沒有發達的農業作為後盾,一切都無從談起。更何況,農民富了,國家才算真正富了。崔國強常常在琢磨一個問題:自己出身於農村,現在又供職於與“三農密切相關的崗位,經過多年的努力,自己在湖湘乃至於全國書法界也算有點名氣了,但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所知、所學、所能為“三農”的繁榮和發展貢獻出微薄之力呢?
經過反複的思考和觀察,他看到涉農企業創造了不少好的品牌,但傳播還不夠廣遠。究其原因,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這些農產品的包裝藝術亟待提高,或者說這些產品的文化內涵還必須得到豐富。而如果能夠實現書法藝術和產品的嫁接,就會使這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產品如虎添翼,從而走出家鄉、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藝術家的良知告訴他,自己必須在品牌書法這個領域開創一片新的天地,以造福於“三農”、造福於社會。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從2006年開始,他就開始創新性探索“品牌書法”之路,用書法弘揚企業文化。2008年,他曆時3年的《品牌書法》一書出版了,其中包含他以書法形式書寫的湖南80多個品牌的名稱,而且甫一發行,即獲得了社會各界尤其是書法界企業界廣泛好評,而崔國強也成為“中國品牌書法第一人”。原湖南省副省長、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龐道沐認為,《品牌書法》將現代物質品牌和中國傳統書法藝術融為一體,相得益彰,以高雅生動的藝術形式宣傳品牌,推廣品牌,這既弘揚了祖國傳統書法藝術,也促進了企業文化建設,同時對促進名牌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起到了其他手段無法替代的作用,這是書法藝術走出象牙塔的大膽探索,也是書法藝術服務社會經濟的有益創舉。而從實際的效果來看,品牌書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是非常明顯的。 2007年10月在長沙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上,崔國強與組委會共同舉辦了食品書法精品展,崔國強和其他書法藝術家用精美的詩詞、對聯等形式為大米、茶葉、食油等農產品進行包裝、推介。高質量的產品和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受到廣大客商的高度讚揚,產品產品銷量激增。這一現象受到了各方關注,刮起了地方藝術特色產品的颶風。為了推廣湖南的茶葉產品,崔國強組織舉辦了全國性的“茶文化書法大獎賽”,對推廣茶文化、促進茶葉生產和銷售進而增加茶農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愛無疆:公益活動的熱心使者
毋須諱言,聲譽鵲起的崔國強可以賺大錢了。但是,他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的苦難,更沒有忘記給他的個人發展帶來機遇的時代和社會,當然,也沒有忘記還有許許多多因為各種原因而在苦難線上掙紮的同胞。他深知,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不唯是自己奮鬥的結果,更是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給他的發展提供了大的好環境和好機遇。
本著這樣的情懷,多年來,他多次或者親自主持或者熱心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他時常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兄弟免費贈送各類書法作品。2009年1月11日,在湖南省文聯、湖南省書法家協會聯合舉辦的“送文化下鄉”活動中,他親自撰寫了上百幅對聯,由當時的省委宣傳部長路建平同誌贈送給在場求春聯的韶山人民,以表達對毛主席家鄉人民的深情厚誼。雅安地震後,舉國震驚,同時也牽動著湖南人民的心。在中國硬筆書協副主席、湖南省硬筆書協主席崔國強先生大力倡導下,湖南硬筆書壇精英紛紛響應,賑災義賣,社會各界,愛心湧動。2013年4月27日上午9時,由省委農村工作部、省文聯、省書協指導,省硬筆書協舉辦的“抗震救災——湖南硬筆書壇精英義賣作品展”在湖南圖書館舉行。此次活動是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湖南交通頻道“加油雅安,我們在一起”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省政協武吉海副主席宣布作品義展義賣活動啟動,省委農村工作部蔡建和部長親臨現場指導鼓勵。崔國強首先開筆,現場揮毫,寫下“大愛無疆”四個大字,此次湖南硬筆書協組織的書壇精英作品賑災義賣,共籌得善款13.19967萬元。善款通過“青基會”全數捐贈給地震災區,幫助災區孩子們重振信心,重返校園。
為了獎掖後學,培養更多書法傳人,他還創辦了“書法﹒書法家”網站。多年來,他親任版主,積極推薦有成績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書法家。一年一度的湖南硬筆書法大展和協會開展其它書法活動,他總是親自掛帥,身體力行。著名書法家沈鵬評價說,崔國強是一個“有甘當鋪路石的精神”的人。
和衷共濟:團隊組織的黃金搭檔
書法協會是民間組織,所有的工作都是義務的。如果沒有自我犧牲精神,沒有為他人做嫁衣裳的思想準備和心理素質,且不說把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就是正常運轉都不可能。崔國強自從加入這個協會以後,無論是作為助手,還是後來做了主席,都是領導和同事眼中的黃金搭檔。據湖南省書協主席何滿宗先生回憶,1985年成立了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1988年成立了湖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國強一直是他的堅定的支持者和協會事務積極的實幹者。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裏,崔國強兼任兩個協會的副主席,把兩個協會的秘書長一肩挑,大膽、細心,非常默契地與他配合,非常密切地與協會同仁們合作。
崔國強常說:“你熱愛書法藝術,你就必須為其繁榮、為其發展無私奉獻。”書法家協會為一介民間組織,與多數民間協會一樣,受著事業要發展、資金無來源的困擾,怎麼辦?隻有眾人拾柴,火焰才高,舉大家之力辦大家之事。協會負責人也應是奉獻的帶頭人,國強作為硬筆書協主席,帶頭捐資,登高一呼,眾人響應,其他副主席、常務理事、理事也緊緊跟上,奉獻成為協會成員的自覺行動。最使會員認同的是,協會規定,所有會費和收入,隻能用於出作品集、辦作品展、建書法網站,不能用於買煙、買酒和吃飯,即使是接待北京、省外書協領導、朋友的“合理”開支也不行。這樣,資金使用方向明確了,所有資金得以實實在在的用在壯大書法事業上。正是憑借協會一般人實實在在幹實事的精神,協會近年來成果頻出,影響也越來越大。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書法人才脫穎而出,一本又一本書法精品源源不斷地出現在讀者麵前。他雖然當上了書協主席,但仍然事必躬親。每一次協會出版作品集,他都會親自撰寫卷首語和結束語。對於收集作品、策劃版麵等等,總是不辭勞苦。而在後記中,他仍不忘署上每一位參與者的名字。正是在他的帶領下,湖南硬筆書法協會呈現出勃勃生機,先後成功地舉辦了馬年全國硬筆書法大展、“騰飛杯”迎亞運全國書法大賽、毛澤東書法藝術研討會、“路文化”全國書法大賽等書法賽事和學術活動;出版發行在全國有著重要影響的《中國硬筆書壇報》,出版了《湖南硬筆書壇年鑒》,培養造就了一大批書法藝術人才,推動了我國書法事業的發展,提升了湖南書壇的品位。
天道酬勤:湖湘書苑的辛勤園丁
今年56歲的崔國強,出生於湖南益陽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和那個年代的大多數家庭一樣,父母整天都為全家人的生計奔波勞碌,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問題,更沒有想到要把他培養成什麼什麼的“家”了。
說起自己和書法的淵源,崔國強說全是機緣湊巧。原來,他9歲的時候,村小學裏來了一個毛筆字和粉筆字都寫得極好的老師。看著老師那整齊工整的字體,懵懂年齡的他,便覺得是一種極好的享受。他在心裏默默期盼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寫得這麼一手漂亮的字體就好了。從此,他便以老師為楷模,學習寫字,慢慢地,自己便成為同學中的佼佼者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勤學苦練,書寫的水平得到進一步地提高。那時,正值文革時期,學校裏要寫毛主席語錄,村裏要寫時政宣傳標語,他都當仁不讓。雖然還顯得有些稚嫩,但是,字裏行間已經透露出大家風範,因而每次寫就之後,都受到大家的好評。師生和村民們讚許的口吻,羨慕的眼神,更加堅定了崔國強更上層樓的勇氣和信息。考上大學和參加工作以後,隨著知識和文化素養的提高,學習條件和環境的改善,以及見聞的增廣,再加上自己的體悟和研習,他的書法藝術越來越精湛,不斷實現新的跨越。
天道酬勤,在書法領域耕耘了數十年之久的他,終於初構體係,自成一家,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大致說來,這種風格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色。
一是嫻熟的筆墨技巧。他的作品注重線條質感與形態的變化,融彙了楚簡線條幹淨爽利、古樸自然的抒情牲,支招飛揚,用筆縱橫捭闔,字字靈動;筆墨韻味淋漓盡致,較好地體現出現代情感與傳統筆墨的有機整合。二是和諧的整體結構。在他靈動的筆法和結體中,點、線都是處於運動狀態的,並通過疾澀、輕重、疏密、欹正、聚散、濃淡、枯潤等諸多變化,保持著彼此的和諧與平衡。章法上通常采用符合傳統審美的樣式,同樣又注意行氣的連續呼應以及字形的挪讓經營,巧妙安排、不落俗套。三是大寫意式的抒情表達。他的書作總是蘊含著濃鬱的情感內涵,往往能夠隨情賦性、依勢用筆,性情所致、落筆紛披,使人強烈感受到有一種激越的情緒在字裏行間宣泄。其四,作品高古、質樸,又不乏有意無意、若輕若重的閑散和嫵媚。高古作為體貌,體現在用筆、結字、章法各個環節,具體表現為線條的自然、質樸、野逸。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崔國強書法成果也越來越豐碩,迄今已經出版了包括《中國行草書精要》、《黃庭堅草書技法》、《學生鋼筆字帖》、《多功能鋼筆字帖》、《城鄉實用鋼筆字帖》、《鋼筆行書結構帖》等在內的十餘部學術和作品專著。並榮膺首屆“湖南十大青年書法家”、“湖南硬筆書法傑出成就書法家”、文化部藝術中心“影響中國100位藝術大家”等稱號。他的書法作品多次作為出國友好訪問團的禮品贈送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政要、及香港、台灣等地區領導人。《人民美術》、《中國文化報》、《湖南日報》、《中國鋼筆書法》等報刊對他做過專題報道。
敢為人先:品牌書法的開山祖師
對於圈外人士來說,可能並不知道何謂品牌書法。說穿了,品牌書法的本質意義是,外在包裝,內在文化。其載體是物質的,在現實生活中,就是人們創造的多樣產品。所謂內在文化,是指產品中孕育有一種可意會、能感覺的內在寓意,要使這種內在寓意外化,就須借翰墨丹青來進行渲染,將其內涵彰顯出來,賦予實物以靈魂。所謂外在包裝,是指產品的外部形式,通過注入創造性勞動使其更加完美。且包裝從來就是一種文化現象,一種審美現象,而絕不僅僅是一種物質現象。書法(包括書畫)之於物質產品的重大意義,隻要我們簡單地描述一種日常生活現象就不難理解——一隻茶杯,或者說一隻瓷盤,無論它的製作工藝何其精美,如果沒有任何文字和圖畫加以點綴和裝飾,則其審美效果必將大打折扣。而事實上,我國自古以來價值連城的古董文物,包括那些堪稱鎮館之寶的文物,幾乎無不以書畫襯托其身價。隻是,精美的器物必得配以精美的書畫,如此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審美效果。
人類這種不唯求器物本身之精美,亦且求裝飾之精美的需求,源於他們不僅需要在物質上得到口腹之欲的滿足,同時需要在精神文化方麵帶來悅目的審美享受。遺憾的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物質文明水平低下,對於精神文化方麵的需求自然退居其次。改革開放之後,國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與之相適應,人們對於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具體體現在產品的包裝上,人們也更加看重一個品牌的精神文化內涵。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如果一盒價值上千元的茶葉的包裝盒上的字跡沒有任何特色,那麼,消費者總難免產生美中不足之感,進而影響到購買產品的欲望。這無論對於廠家還是顧客來說,自然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而品牌書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而在我國,第一個致力於品牌書法的研究和推廣並付諸實踐的開山祖師,就是崔國強。
談起品牌書法的創意,崔國強深有感慨。他說,自己在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部工作,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就是“三農”——農民、農業和農村。雖然說工業化、城鎮化是富國富民的根本途徑,但是,如果沒有發達的農業作為後盾,一切都無從談起。更何況,農民富了,國家才算真正富了。崔國強常常在琢磨一個問題:自己出身於農村,現在又供職於與“三農密切相關的崗位,經過多年的努力,自己在湖湘乃至於全國書法界也算有點名氣了,但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所知、所學、所能為“三農”的繁榮和發展貢獻出微薄之力呢?
經過反複的思考和觀察,他看到涉農企業創造了不少好的品牌,但傳播還不夠廣遠。究其原因,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這些農產品的包裝藝術亟待提高,或者說這些產品的文化內涵還必須得到豐富。而如果能夠實現書法藝術和產品的嫁接,就會使這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產品如虎添翼,從而走出家鄉、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藝術家的良知告訴他,自己必須在品牌書法這個領域開創一片新的天地,以造福於“三農”、造福於社會。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從2006年開始,他就開始創新性探索“品牌書法”之路,用書法弘揚企業文化。2008年,他曆時3年的《品牌書法》一書出版了,其中包含他以書法形式書寫的湖南80多個品牌的名稱,而且甫一發行,即獲得了社會各界尤其是書法界企業界廣泛好評,而崔國強也成為“中國品牌書法第一人”。原湖南省副省長、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龐道沐認為,《品牌書法》將現代物質品牌和中國傳統書法藝術融為一體,相得益彰,以高雅生動的藝術形式宣傳品牌,推廣品牌,這既弘揚了祖國傳統書法藝術,也促進了企業文化建設,同時對促進名牌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起到了其他手段無法替代的作用,這是書法藝術走出象牙塔的大膽探索,也是書法藝術服務社會經濟的有益創舉。而從實際的效果來看,品牌書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是非常明顯的。 2007年10月在長沙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上,崔國強與組委會共同舉辦了食品書法精品展,崔國強和其他書法藝術家用精美的詩詞、對聯等形式為大米、茶葉、食油等農產品進行包裝、推介。高質量的產品和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受到廣大客商的高度讚揚,產品產品銷量激增。這一現象受到了各方關注,刮起了地方藝術特色產品的颶風。為了推廣湖南的茶葉產品,崔國強組織舉辦了全國性的“茶文化書法大獎賽”,對推廣茶文化、促進茶葉生產和銷售進而增加茶農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愛無疆:公益活動的熱心使者
毋須諱言,聲譽鵲起的崔國強可以賺大錢了。但是,他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的苦難,更沒有忘記給他的個人發展帶來機遇的時代和社會,當然,也沒有忘記還有許許多多因為各種原因而在苦難線上掙紮的同胞。他深知,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不唯是自己奮鬥的結果,更是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給他的發展提供了大的好環境和好機遇。
本著這樣的情懷,多年來,他多次或者親自主持或者熱心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他時常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兄弟免費贈送各類書法作品。2009年1月11日,在湖南省文聯、湖南省書法家協會聯合舉辦的“送文化下鄉”活動中,他親自撰寫了上百幅對聯,由當時的省委宣傳部長路建平同誌贈送給在場求春聯的韶山人民,以表達對毛主席家鄉人民的深情厚誼。雅安地震後,舉國震驚,同時也牽動著湖南人民的心。在中國硬筆書協副主席、湖南省硬筆書協主席崔國強先生大力倡導下,湖南硬筆書壇精英紛紛響應,賑災義賣,社會各界,愛心湧動。2013年4月27日上午9時,由省委農村工作部、省文聯、省書協指導,省硬筆書協舉辦的“抗震救災——湖南硬筆書壇精英義賣作品展”在湖南圖書館舉行。此次活動是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湖南交通頻道“加油雅安,我們在一起”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省政協武吉海副主席宣布作品義展義賣活動啟動,省委農村工作部蔡建和部長親臨現場指導鼓勵。崔國強首先開筆,現場揮毫,寫下“大愛無疆”四個大字,此次湖南硬筆書協組織的書壇精英作品賑災義賣,共籌得善款13.19967萬元。善款通過“青基會”全數捐贈給地震災區,幫助災區孩子們重振信心,重返校園。
為了獎掖後學,培養更多書法傳人,他還創辦了“書法﹒書法家”網站。多年來,他親任版主,積極推薦有成績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書法家。一年一度的湖南硬筆書法大展和協會開展其它書法活動,他總是親自掛帥,身體力行。著名書法家沈鵬評價說,崔國強是一個“有甘當鋪路石的精神”的人。
和衷共濟:團隊組織的黃金搭檔
書法協會是民間組織,所有的工作都是義務的。如果沒有自我犧牲精神,沒有為他人做嫁衣裳的思想準備和心理素質,且不說把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就是正常運轉都不可能。崔國強自從加入這個協會以後,無論是作為助手,還是後來做了主席,都是領導和同事眼中的黃金搭檔。據湖南省書協主席何滿宗先生回憶,1985年成立了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1988年成立了湖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國強一直是他的堅定的支持者和協會事務積極的實幹者。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裏,崔國強兼任兩個協會的副主席,把兩個協會的秘書長一肩挑,大膽、細心,非常默契地與他配合,非常密切地與協會同仁們合作。
崔國強常說:“你熱愛書法藝術,你就必須為其繁榮、為其發展無私奉獻。”書法家協會為一介民間組織,與多數民間協會一樣,受著事業要發展、資金無來源的困擾,怎麼辦?隻有眾人拾柴,火焰才高,舉大家之力辦大家之事。協會負責人也應是奉獻的帶頭人,國強作為硬筆書協主席,帶頭捐資,登高一呼,眾人響應,其他副主席、常務理事、理事也緊緊跟上,奉獻成為協會成員的自覺行動。最使會員認同的是,協會規定,所有會費和收入,隻能用於出作品集、辦作品展、建書法網站,不能用於買煙、買酒和吃飯,即使是接待北京、省外書協領導、朋友的“合理”開支也不行。這樣,資金使用方向明確了,所有資金得以實實在在的用在壯大書法事業上。正是憑借協會一般人實實在在幹實事的精神,協會近年來成果頻出,影響也越來越大。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書法人才脫穎而出,一本又一本書法精品源源不斷地出現在讀者麵前。他雖然當上了書協主席,但仍然事必躬親。每一次協會出版作品集,他都會親自撰寫卷首語和結束語。對於收集作品、策劃版麵等等,總是不辭勞苦。而在後記中,他仍不忘署上每一位參與者的名字。正是在他的帶領下,湖南硬筆書法協會呈現出勃勃生機,先後成功地舉辦了馬年全國硬筆書法大展、“騰飛杯”迎亞運全國書法大賽、毛澤東書法藝術研討會、“路文化”全國書法大賽等書法賽事和學術活動;出版發行在全國有著重要影響的《中國硬筆書壇報》,出版了《湖南硬筆書壇年鑒》,培養造就了一大批書法藝術人才,推動了我國書法事業的發展,提升了湖南書壇的品位。
上一篇:
海一樣深情/蔡和
下一篇:
新華網:腹有詩書氣自華——專訪柳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