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訪談 
海一樣深情/蔡和
發表日期:2025-04-13 23:17:41 來源:本站 被閱讀[659]次

       我和我的老師原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先生,我們相識已 經近 40 年了。記得我第一次到河南省書法函授院拜見他,是在上世紀的 1987 年。

那時,我在龐中華老師身邊工作,擔任中華鋼筆書法函授中心教師,兼任河 南省硬筆書法學會辦公室主任。周日,我經常帶上作業向張海老師請教,學習毛 筆書法。就這樣,我在鄭州邊工作邊學習,堅持了三年。

       1989 年冬,我從鄭州回到泰順老家,參加了工 作,與張海老師隻能通過書信往來,向他學習,在張 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逐步開始研究書法理論,廣泛 涉獵各種書法流派,嚐試將不同的風格元素融入到自 己的作品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書寫水平不斷提高,在全 國各類書法比賽中嶄露頭角。在後來的二、三十年中, 我也利用業餘的時間,開始收徒授藝,將自己多年來 積累的學書經驗和練習技巧,傳授給年輕的一代,在 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秉持著張海老師的教學理念,對 學生嚴格要求。

張海 《披雲臥石》1991 年

 

       2005 年 9 月 30  日,我再一次踏上中原大地。那 天下午我和原中華鋼筆書法函授中心的同事張之虹 一起,乘坐公交車,來到了鄭州市經七路 34 號的省 文聯大樓,剛想上樓,便被保安叫住了,問:你們找

誰?我說:找張海老師。他又問:有沒有預約?我答:沒有,我是從浙江溫州過 來的,專程拜訪張老師。他叫我們稍等,並隨手撥了電話,向張海老師請示,放 下電話後,他說:你們上去吧。我們走了幾級樓梯,又回頭向保安請教、詢問張 老師的房號,保安告訴我們,張老師在 207 房間,我連忙說了聲謝謝,便上去了。到 207 房門。我輕聲地敲了一下房門,隻聽見“請進 ”,我和小虹便進了房 間,我向老師通報了來意。張老師說,你怎麼不先打個電話呢(意思是擔心我碰不到他)?我說我都已經 16 年沒有來鄭州了,沒有 老師的電話號碼,沒辦法事先給老師打電話。張海 老師說,那也是那也是。張老師接著說,再過十分 鍾,我就要去北京了。我順著張老師的話說,張老 師可不可以給我留個電話號碼呢?老師說行,隨手 從桌上拿了一張名片,剛想遞給我,又把名片放在 桌上,隻見他從筆筒裏取出了一支鋼筆,把名片翻 過來,在名片的背麵寫下了他的手機號碼,然後將 名片遞給我,我連聲說, 謝謝!謝謝!

左(蔡和)、 中(張海老師)、右(李琴娟)

 

      接下來,我趕緊從隨身的背包裏麵取出兩張字,一 張是小楷《李將軍列傳》,向張老師奉上,並請張老師 指正。隻見張老師拿來一張硬紙卡片,襯在我的小楷下 麵,慢慢地從右到左移動,老師看的很認真,看完後, 對我說,小字寫的好。我又從包裏取出另一件行草書條 幅,請張老師指點,張老師上下看了一遍,對我說,字 也沒有問題,寫行草書可以放開一些,蘸一次墨,可以 寫好幾個字,不需要蘸一次寫一個。

       這期間,有位工作人員手端紙箱,向張老師請示, 說,我將紙箱端下去,在樓下等,張老師說行。

我不好意思打擾張老師更多的時間,隻好提出向老 師告辭,並說每年來鄭州拜訪老師一次,老師又對我說, 溫州過來太遠了,不必每年過來,有事可以寫信。我剛 想走,張老師又叫我等等,他站起身,從書櫃中取出一 本《張海書法作品集 1998-2003》送我。

       我拿著作品集,與小虹一道,高高興興地離開了張 老師的辦公室,離開了河南省文聯辦公樓。2005 年 12 月 17  日晚,我坐在床上看電視,突然屏幕上顯示“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我的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 隻見劉雲山、李從軍、朱關田、張海等在主席台上就坐。幾乎同時,電視播音員 播出了張海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的消息。

       我趕緊拿出手機,找到老師給我留的手機號碼,想第一時間表示祝賀!我接 連撥了六次,都是忙音,但我並沒有放棄,我深知這個時間段,老師一定很忙, 當我撥了第七次時,電話終於通了,我說,請問是張老師嗎?我是浙江溫州的蔡和。隻聽張老師在電話裏說“你好,你好!”我又說,剛從“新聞聯播 ”裏看到您,祝賀您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老師又說“謝謝,謝謝!”

蔡和 行草《陶淵明詩一首》

 

       2013 年 8 月,我和愛人李琴娟,送女兒李夢藝到北京讀書,又一次見到張老師。那一天,在北京創業的老鄉請我吃飯,在賓館裏,我用手機聯係了張老師的秘書張建才先生,並跟張秘書說,想在北京拜訪張老師。張秘書說,老師很忙, 不一定有時間,手機聯係吧,也就在當天晚上,張秘書給我回了一條信息:定於明天上午十點半,在航天橋工作室見麵。

       第二天上午,我和愛人坐老鄉的車子,如約來到工作室,隻見工作室賓朋滿座,一撥一撥都在排隊,等待張老師接見,張建才秘書熱情地給我們泡了茶,我們也在排隊等候。十一點多,張老師走過來跟我們打招呼,我給老師介紹我的愛人李琴娟,張老師問我,單位是否還在宣傳部?我說,我已經按照國家公務員法律規定,辦理了提前退休手續,這一次跟琴娟一起送女兒來北京讀書的。老師有些意外,好像還有點驚訝。我跟以前一樣,趕緊從包裏取出兩張字,一張是小楷司馬遷《汲黯傳》, 另一張是宋詞行草書,向老師請教,張老師肯定了我的小楷書法,連聲說寫得好。 因為小楷是絹本書寫,老師還問我這種絹好不好寫?我回答道,這種絹寫小字很好,很穩定。老師對我的行草書也給予了鼓勵,讓我就這樣寫下去。臨別前。張老師還跟我們一起合影留念。

       2014 年 9 月 13  日,我的個人書法展覽在上海朱屺瞻藝術館展出,張老師還通過秘書張建才發來賀電。

蔡和 小楷《古人論書數則》

 

       回顧近 40 年的師徒情誼,我感慨萬千,張海老師對我的教導和關懷,如同大海一般深沉而廣闊。這份海一樣的深情,不僅讓我在書法藝術的海洋中暢遊,更讓我懂得了堅持、感恩和傳承的意義。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將繼續沿著書法之路走下去,用自己的行動,將張海老師的藝術精神和高尚品德傳承下去,讓更多 的人領略到書法藝術的魅力。

                                         2025 年 4 月 1  日

 

                          蔡和簡介

 

       蔡和,1965 年 7 月出生,1982 年 10 月在 蘭空某部服役,本科畢業。中共泰順縣委宣傳 部退休。現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溫州市老幹部書畫社理事, 溫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泰順縣老幹部 文體藝術聯合會副會長,泰順縣老幹部書畫 協會會長,泰順縣文聯第一聯合支部書記, 泰順縣關愛退役軍人協會顧問,泰順縣第三 屆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顧問等。

      蔡和自幼酷愛書法藝術,毛筆書法師從林劍丹、張海先生,硬筆書法跟隨龐中 華先生學習多年,得到親授;曾任中國《鋼筆書法報》首任編輯,《解放軍報》主 辦的“全軍首屆硬書法大獎賽 ”評委,河南省硬筆書法學會辦公室主任,《書法導 報》特聘書法家,溫州市書法家協會五屆、六屆、七屆理事,政協第七屆、第八屆泰 順縣委員會委員,泰順縣書法家協會五屆、六屆、七屆、八屆副主席等。

幾十年來,蔡和毛筆、硬筆書法作品, 曾幾十次參加全國各類展覽並獲獎,先後 在日本、法國、韓國, 以及北京、上海、杭州、鄭州、溫州展出。出版浙南書法 函授學校《鋼筆書法描紅教材》三冊,《蔡和書法作品集》,《夢藝書畫收藏集》,  《溫州・百家百集係列叢書・第一輯蔡和》,《藝術點亮人生》,《浙江一鳴・全國書 法名家作品邀請展作品集》,《浙江省公路安全保護條例》鋼筆字帖,《全國公路 安全保護條例》鋼筆字帖,《海派書畫・蔡和作品專集》,《蔡和書法展覽作品集》, 《海派藝術・蔡和書法藝術》,《泰順縣老幹部書畫篆刻作品集》等 14 冊。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