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柳長忠:不忘初心,永駐童心,共同掀起書法基礎教育的第二次熱潮
發表日期:2024-05-31 10:53:28 來源:本站 被閱讀[8965]次

不忘初心,永駐童心,共同掀起書法基礎教育的

第二次熱潮

——在武漢“書道童心”第二屆全國書法基礎教育學術

大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柳長忠

(2024年5月28日)

 

尊敬的龐中華主席,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書法教育行業的專家和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木蘭故裏,夏荷溢香,清氣宜人;

      今天,木蘭水鎮,群英薈萃,大咖雲集;

      今天,書道童心,不忘初心,硬壇矚目。

      值此第二屆全國書法基礎教育學術大會隆重舉行和湘、鄂、黔、寧、蒙五省區書法聯展武漢首展啟幕之際,我謹代表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向出席今天大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書教圈的各位老師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為本次活動給予關心支持的湖北省文聯、省書法院、省市書協和黃陂區委宣傳部的領導、同誌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時序更迭,千芳競蕊,萬木爭榮。當代書法基礎教育,從上世紀 80 年代初的第一次硬筆書法熱開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又一次迎來了以文化引領、學術加持、兒童參學、教培勃興、組織推動、網絡助力為特征的第二次書法基礎教育熱潮。

(一)

      回顧第一次硬筆書法熱潮的興起,我們記憶猶新,感觸良多。

      首先,是一本本字帖,點燃了鋼筆書法之火。1980 年,龐中華先生第一本字帖——《談談學寫鋼筆字》出版,首次印行20萬冊,隨後再版過百萬、累計破千萬冊。猶如一縷春風吹綠大地,華夏神州掀起了一股寫字熱潮,鋼筆書法之花競相開放。

      其次,是一場場大賽,彙聚了鋼筆書法之光。1982年,《浙江青年》雜誌社第一次舉辦“全國青年鋼筆字書法比賽”,此賽讓“鋼筆字書法”成為時代創造的新名詞,成為青少年熱捧的“學習風向標”。此後,1984年,團中央宣傳部委托浙江青年雜誌社又舉辦了全國首屆青年鋼筆書法比賽,30餘萬件來稿,讓鋼筆書法著實火了起來。1985年,在杭州舉辦的“中國鋼筆書法大賽”,收稿破百萬件,鋼筆書法已成燎原之勢,盛況空前。

      第三,是一期期報刊,掀起了鋼筆書法之潮。1984年“中華青年鋼筆書法協會”在杭州成立,薑東舒任會長。之後,在《東方青年》雜誌二任總編楊建新、陶鬆銳的推動下,1985年第一本硬筆書法學術期刊——《中國鋼筆書法》雜誌問世。從此,《中鋼》在學術率領、創作引領、賽事帶領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後,2004年,柳長忠受命主編全彩精印的《中國硬筆書法》雜誌;2006年《書法報•硬筆書法》創辦, 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鋼筆書法浪潮。這些專業的學術報刊承載著多少硬筆書法人的夢想。

      第四,是一屆屆學員,傳遞了鋼筆書法之情。1983年,中央電視台第一次播放龐中華先生的《鋼筆書法講座》,此後連續播放多年,讓無數觀眾跟隨學習。1985年,龐中華先生在鄭州創辦“中華鋼筆書法函授中心”,累計培養學員過百萬。同年,梁錦英在嶺南創辦"廣州鋼筆書法函授學校"。1986年,李洪川在武漢創辦三川鋼筆書院,受教學生達到了十餘萬人。

      第五,是一家家社團,引領了鋼筆書法之行。1981年,沈鴻根先生與好友葉隱穀、林似春在上海創辦了第一家硬筆書法民間團體——晨風鋼筆字研究社。1984年,梁錦英先生倡導成立了"廣州鋼筆書法研究會"。1985年,李洪川、許國勝、劉永澤等在漢成立了“武漢青年鋼筆書法協會”。1985年8月,章健先生在北京組織成立了“中國現代硬筆書法研究會”,第一次向文藝界昭示了“現代硬筆書法”這個完整、成熟、全麵、嚴謹、科學的藝術概念。從此,“硬筆書法”正式走上藝術曆史的舞台。1993年,由龐中華先生創建並擔任首任會長兼法定代表人的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正式成立。從此,硬筆書法進入了有國家級協會組織引領的發展時代。

      總之,1980 年代的寫字熱潮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種時代精神的體現。它反映了人們對知識、文化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見證了中國社會的變革與進步。這一熱潮帶來了書法基礎教育的大發展,提升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書寫能力和審美水平,為中國書法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

      新世紀的頭十年,在龐中華主席及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的推動下,我們孝感市政府在湖北省硬協的策劃指導下,連續五年舉辦了“寫字節”——中國(孝感)漢字書寫節萬人筆會,把硬筆書寫運動推到了高峰。但從全國總體情況看,硬筆書法依然進入到理性發展期。表現為:創作有高度,形式與藝術語言在有效提升;但是,活動缺少廣度,多呈點式或地區式開展,發展不平衡;基層硬筆書法組織缺少美譽度,多呈要死不活狀態;硬筆書法培訓,缺少熱度,還不被普遍看好。

      進入新時代,雖然寫字熱潮在逐漸減退,但硬筆書法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視。信息時代,盡管鍵盤輸入基本取代了實用書寫,但一筆好字呈現出的良好的書寫能力,仍然是個人素養的重要體現。因此,提高全社會硬筆書寫水平,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使命之一:黨和國家為新時代複興優秀傳統文化提出了新要求,書法基礎教育迎來了最好的政策支持期。

        2017年至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五年之內連續下發四個重要文件。以“五年四個重要文件”為標誌,助推了傳統文化的複興、書法教育的勃興。一是2017年下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這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黨和國家第一次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要求全國上下高度重視、大力弘揚、積極踐行和奮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二是2019年下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麵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三是2020年下發了《關於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四是2021年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即“雙減政策”。五年四個重要文件,涉項之專,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而這四個文件都把書法教育、書法進課堂、開好書法課列入必須去實施和推進的工作重點。

      使命之二:教育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明確了書法教育的性質,這為新時代書法基礎教育指明了方向。

      國家教育部原副總督學郭振有先生在解讀《綱要》時指出,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性質是具有語文性、普及性、基礎性、課程性、必修性、文化性、審美性這七個特性。書法教育被納入中小學教學體係,學生將分年齡、分階段學習硬筆和毛筆書法,寫好字是語文教育的最基本要求,讓硬筆書寫實現“又快又好”,是書法基礎教育的根本目標。

(三)

      麵向未來,回歸初心,掀起書法基礎教育的第二次熱潮,必須牢記使命,重視實用書寫,正視藝術教育行業的社會作用,努力實現硬筆書寫“又快又好”的目標。

      “第二次熱潮”一定是以硬筆書法教育為基礎。在書法藝術中,相對於毛筆書法,硬筆書法更貼近日常生活和實際應用。學生通過硬筆書法的學習,不僅能夠提高書寫速度和書寫質量,還能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審美能力。更能在中考高考、人際交流、文化傳播中奪高分。因此,我們應該在書法教育中加大硬筆書法教育的比重,在硬筆書法教育中,加大實用書寫訓練的比重,讓每個學生都能掌握硬筆書法的基本技巧、實用書寫能力。

      “第二次熱潮”一定是以重視藝術教培行業回歸教育本質的社會作用為發端。2022 年 《關於規範麵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意見》出台,國家對非學科培訓的支持態度逐步顯現。藝術教培行業在“雙減”政策監管中找回了原應走的路,回歸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本質。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協前主席蘇士澍先生曾做過一個調研,他說全國有中小學校約45萬所,如果每個學校配一個專職書法教師,就需45萬人。按照中國書協“翰墨薪傳”和教育部“國培計劃”,全國中小學書法師資培訓每年培養大約5000人,按此來計,需要上百年才能完成這個培訓目標。因此,最近幾年,一些地方直接向社會給高薪、給編製公開招聘書法專職老師。而書法教培行業的存在,在書法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專業的書法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專業的書法教培機構能夠按照國家製定的“藝術課程標準”,圍繞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通過書法培訓及組織書法訪碑遊學、展覽比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綜合素養,從而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的品質和關鍵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當下硬筆書法組織和全社會,應該給藝術培訓機構更多的關注與支持,引導並規範其健康發展。

      “第二次熱潮”一定是以“又快又好”為硬筆書法教學目標。寫字教育中,“快”和“好”並不是相互矛盾的。“快”強調的是書寫速度,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書寫任務;“好”注重的是書寫質量,要求學生寫出規範、美觀的字。隻有將“快”和“好”結合起來,讓“訓練”和“實戰”能打通,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教師的教學係統,應注重方法的傳授和技巧的訓練,讓學生學了能用,學了能提高卷麵分。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老師!一字一世界,一筆一精神。今天,借本次大會在武漢召開之機,我倡議:全體同仁行動起來,全國書教圈率先垂範,全部硬筆書法組織積極作為,高揚文化自信,高舉手中之筆,高唱硬筆書法之歌,以“又快又好”為書法基礎教育的教學目標,以“字好人好”為學習訓練的基本目的,共同掀起書法基礎教育的第二次熱潮,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做到“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讓書法藝術之花在新時代開放得更加豔麗奪目!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