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備受矚目的全國第三屆硬筆書法家作品展覽終評評獎工作,在北京宣武門商務酒店紫宣宮進行。
出任終評評獎評委的有: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教授、民進中央開明畫院副院長、全國第三屆硬筆書法家作品展評委會主仼張華慶,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三屆硬筆國展評委會副主任李冰,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監事長、中國書協刻字硬筆委委員、三屆硬筆國展評委會秘書長熊潔英,中國硬筆書法協會藝術指導、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海軍書法院副院長張坤山,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中國書協第六屆理事丁謙,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陳聯合,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張寶彤,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司馬武當,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顧問、寧夏硬筆書法協會主席李景杭,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湖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崔國強,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榮譽副主席、浙江縣市區硬筆書法聯誼會主席謝非墨,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榮譽副主席、山東工委主任李岩選,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團常委、湖北省硬筆書法家聯誼會常務副主席柳長忠,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書協刻字硬筆委委員高寶玉,北京語言大學教授、篆刻家曹心源,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理事、廣東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況。擔任這次終評評獎監察委員的是: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秘書長邵建國,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理事朱劍。
終評開始前,召開了全體評委和監委會議。會議由評委會副主任李冰主持,評委會秘書長熊潔英宣讀了評審委員、監察委員守則和評審標準,講明了評審工作流程。最後,張華慶主席發表了即席講話(講話內容另文專題發出),就舉辦國展的意義、本屆國展評審機製的改革、評委的選擇與學術專長構成、獲獎作品的引領導向、評委應具有的擔當與責任等問題作了重點強調與說明,給評獎工作提出了高要求。
評審會議結束以後,評委們開始投票。第一輪投票,從毛筆、篆刻、刻字作品中選出獲獎作品12件,其中,毛筆作品7件,篆刻、刻字作品5件。第二輪投票則是從硬筆書法作品中選出獲獎作品18件。
值得稱道的是,評委們對獲獎作品在創作導向的把握上,表現出審美趨同,“目標”一致。
一是獲獎作品須有高度。高度體現在審美上,取法高古,能從傳統中找到時代的筆墨語言,化古為新,具中和之美和正大氣象的作品一定是佳構。那些看不到傳統的影子、過分張揚個性,沒有中和、厚重與含蓄之氣象的作品,不會被推出;二是筆墨技巧應有難度。書法是“技”與“道”的綜合體現,光有審美的“高境界”,沒有深厚的筆墨技巧和精工、細致、純熟與自然的技法支撐,想吸引評委眼球,得到神聖的一票,也是很難的。三是“品相”要有美譽度。總體來看,國展獲獎作品,既要有“字內功”即書寫功夫,又要有“外在形象”,即“品相好”。如果作品的書寫功底很好,但形式表現平平,比如印屏製作不美、冊頁製作不好、通篇協調不夠等等,這樣的作品因為有缺憾,也難突出重圍,登上最高領獎台。
至此,國展的評審工作業已告罄,直擊報道工作也將收工,然後續工作協會工作人員還在緊張進行。作為三屆硬筆國展評審的參與者與見證者,相比前兩屆,這一屆的評審,留給我們的啟示更多,思考更多,感悟也更深,希望通過我的現場直擊與評點綜述,為您帶來書法學習和創作上的啟示與幫助,如此,我就心安了!(亚博科技app 柳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