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簡史 
吊比幹文
發表日期:2006-07-01 00:08:00 來源:中國硬筆書法在線 被閱讀[1664]次

> 南北朝書法 吊比幹文

全稱《孝文皇帝吊比幹墓文》。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十一月刻,楷書,傳崔浩書。原石久佚,宋翻刻, 28行,行46字。在河窗汲縣比幹廟。崔浩(?~450),字伯淵,小名桃簡。河東武城人。官至太常卿。崔浩博覽經史,通天文。工書,世寶其跡。後因修國史得罪誅死滅族。

此碑在魏碑中個性鮮明,筆畫方正、勻稱。字亦多呈方形。結字寬博。許多地方略仿隸書筆意,但已無典型隸書的含蓄、衝和之氣。筆畫、結字都略近板刻,可能同宋人臨寫有關。楊守敬評此碑說:“瘦削獨出,險不可近。”康有為評其為“瘦硬峻峭之宗”。認為“其發源絕遠,自《尊楗》、《褒斜》來,上與中郎分疆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