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公碑
發表日期:2006-07-01 00:07:00
來源:中國硬筆書法在線
被閱讀[2083]次
> 南北朝書法 鄭文公碑
全稱《魏故中書令秘書監使持節督兗州諸軍事安東將軍兗州刺史南陽文公鄭君之碑》,又名《鄭羲碑》。刻於北魏宣武帝永豐四年(511年)。係崖刻,共有內容相同的上、下兩碑。上碑在山東平度縣天柱山,下碑在掖縣雲峰山。下碑51行,行23~29字,比上碑書寫略晚,字亦較大,剝泐較少,因而比上碑更為著名。此碑為鄭昭道書寫,字體均為楷書,其結字寬博舒展,筆力雄強圓勁,有篆隸趣相附,為魏碑佳作之一。
碑文內容是記述鄭羲的生平事跡。鄭羲為鄭道昭之父,久官光州(掖縣、平度均其所屑),死後歸葬老家熒陽(河南滎陽)。其故吏程天賜等為紀念他的政績,故有此刻。
此碑雄渾凝重,為書家所重。如包世臣、龔自珍都將它同南碑之冠的《瘞鶴銘》相提並論。歐陽輔評此碑說:“筆勢縱橫而無莽野獰惡之習,下碑尤瘦健絕倫。”葉昌熾更謂“其筆力之健,可以刲犀兕,搏龍蛇,而遊刃於虛,全以神運。唐初歐虞褚薛諸家,皆在籠罩之內,不獨北朝第一,自有真書以來,一人而已”。又說:“餘謂鄭道昭,書中之聖也。。康有為曾譽《鄭文公》為“魏碑圓筆之極軌”。從拓本看,此碑用筆確很渾圓,但看原石,實方筆居多。給人以圓筆感覺是因為它屬摩崖,
上一篇: 趙克禮藝術年表(截止至2024年)下一篇: 謝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