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訪談 
才高行潔 墨意人生——談熊潔英的書法藝術
發表日期:2014-06-11 18:47:00 來源:亚博科技app 被閱讀[2429]次

         我認識熊潔英很早,還是在省書協,當時我們都親切地稱呼他小熊。小熊人很聰明,他為人憨厚,正直,不善言談,就是做起事來有些慢。小熊在遼陽學習工作好多年。遼陽是座文化古城,也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曾出過曹雪芹、王爾烈等yabo22官网 。而今,小熊在書法藝術領域也為這座古城增加了很多光彩。
        小熊的書法工作室,叫“蓮坡居”。走進“蓮坡居”,墨香、書香、茶香撲麵而來,牆上掛滿了他的作品,幾上陳列著奇石古玩,案頭筆硯書稿堆積,窗前斜倚刻字新作,處處充滿著文化的氣息。
        明代劉宗周《人譜》有雲:“士之致遠者,當先器識後文藝。”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這句話:一個文藝家倘沒有器識,無論技術多麼精通也是不足道的,要做一個文藝家,首先要做好一個人。小熊認為“先為人,後為藝”乃是藝術家所具備的重要素質,多年來,他也正是將這種理念貫徹在他的書法藝術之中。
        小熊接觸書法很早,張寶光、趙大超、張華慶、宋慧瑩、張陸一等良師益友給了他很多的啟迪。他常用的閑章有一方是“感恩的心”。“感恩的心”已成為小熊的為人之道,他正是以“感恩的心”麵對著眾多的好友,麵對著他的書法藝術。
        小熊認為書法是一門綜合藝術,書法最終寫的是修養。而修養不光是為人的修養,也應注重文化修養。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極為重要,在中國古代書法作品中小熊對魏碑諸帖、《薦季直表》、王羲之的《聖教序》、楊凝式的《韭花帖》等下過工夫。其中對楊凝式的《韭花帖》最為心醉,他認為,《韭花帖》雖說隻有七行,63個字,但是字字珠璣、蕭散、靜謐,黃庭堅曾賦詩:“世人盡學蘭亭麵,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闌”。他還認為曆史留下的經典作品《蘭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韭花帖》等都反映了當時作者的真實情感,所以感染人,打動人。而情感正是書寫者學養的自然表現,學養更代表了一個人文化沉積,而這大都體現在書寫的內容當中。正如《韭花帖》章法上顯出的那種曠達、高遠的意韻,氣定神閑等筆墨意向的高妙之處,往往來源於筆者文學文字的修養。我們大都稱古代書家為“文人墨客”,正是由於“文”與“墨”不分家,所以讓人耳熟能詳的古代書畫名家大都是詩人,大文豪,這與文化的修養是密不可分的。於右任先生雲:筆墨精良人生樂事,氣質變化學問深時。饒宗頤先生的回答也是如此:“書法就是文化,這個問題根本不要討論”。漢字的出現本身就已促成了社會文化的一大飛躍,而以漢字為基礎的書法藝術,對於一個書法家來說更需要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進一步的理解以至增強文化的修養。
        小熊藝術領悟能力很強,他鑽研書法的同時對現代刻字藝術也很感興趣,雖然居住在遼陽但心係遼寧,對遼寧省現代刻字藝術發展不遺餘力,他做事認真,除了親自發動,熱心輔導之外,他還多次邀請刻字名師來講學。他還籌集經費舉辦了刻字培訓班,一些不遠千裏慕名而來的外省學員也參與了進來,進行文化交流,開闊眼界,與文會友,與古為徒。小熊在不斷的學習,補充著自己的文化知識,培養自身的文化修養。古人雲:“力小者舉一邑,力大者舉一郡者也!”他的刻字作品曾獲第七屆全國刻字藝術展全國獎,並出任了第八、九屆全國刻字藝術展評委。
        小熊在紛繁的工作中能保持靜寂,取決於他在書法藝術當中所獲得的文化真諦,他對圈內虛假、浮誇、惡搞等現象極為反感,他與世人接觸真誠,坦然。正是有才情而不以才情驕人,有功名而忘乎功名。我想正是由於小熊受之於文化熏陶,懂得做人真諦的原因吧。
        才高行潔,墨意人生。熊潔英不為時風所惑,不為名利所誘,以真性情為人,以真功夫服人,他深厚的傳統動力,充滿時代氣息的審美取向,必將會在書法藝術這條大道上越走越遠。

(作者李世俊,係中國書法家協會編輯出版委委員、遼寧省文聯副主席、遼寧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