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從文人畫的價值取向看文人書法定位的意義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6: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2341]次

文人書法概念的提出,往往會使人想到繪畫中的文人畫,文人畫和文人書法都是中國藝術從低到高,由外而內,自淺而深發展的必然結果。兩者有許多相同或相通之處。為了說明文人書法確立的意義,我們不妨先看看“文人畫”的基本情況。

  文人畫是針對工匠畫和院體畫而提出來的一個中國畫“學術雅號”,是中國畫追求“傳神”和“寫意”而達到的高級形態,並成為唐宋以後中國繪畫的主流,但20世紀初,隨著西方繪畫的全麵輸入,“寫實主義”思潮被中國社會所接受,因此,從寫實的立場看文人畫的寫意樣態,怎麼看也不順眼,看透了以後竟無一是處,因而要徹底“打倒”。然而,在一片“打倒”聲中,陳師曾卻唱起了反調,向世人剖析“文人畫之價值”,提出文人畫有四要素,第一是人品,第二是學問,第三是才情,第四是思想。這四方麵都是文化品格的鍛造和個性情感的抒發,反映出文人畫所關聯的深刻文化背景和民族繪畫特性,所以隻有四者兼備,才能深入到中國畫藝術的堂奧。但陳師曾一曲高歌並未使人警醒,反而被改造中國畫的“浪潮聲”所淹沒。20世紀50年代初,為了徹底改造中國畫,中央美院中國畫係曾經被改成“彩墨畫係”,如此而來,中國畫的“筆”變成了“輪廓線”,“墨”也淪為“彩墨”,用以塑造真實的形象,自然可以和西畫媲美,從而與國際接軌。但中國畫寫實性的加強卻是以寫意性的消弱為代價的,而寫意正是中國畫的精髓所在,取消寫意形式就是取消中國畫。鑒於如此嚴重的後果,南方幾位著名畫家便連名寫信給中央有關部門,建議恢複“中國畫係”名稱。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名號之爭,而是關係到中國畫“生死存亡”的大事。於是,建議被批準,所以,今天全國美術院校的中國畫教學部門均堂而皇之地叫“中國畫係”。在中國所有的藝術門類中,隻有繪畫敢用“中國”來命名,因為中國繪畫不是單純的畫的問題,它幾乎包含和借用了中國最主要的文化門類,如哲學、文學、書法和印章等,是中國文化的集中反映和深層表現,即在傳神寫意之中對“道”的感悟和生發,這正是文人畫的神髓和命脈,因此,改造中國畫實際上是要否定文人畫,捍衛中國畫就是要發展文人畫。在中國畫今後的發展過程中,為了保持某種高規格,追求某種高境界,就不會隨便拋棄“文人畫”這個學術雅號。

  “文人書法”的提出與“文人畫”的價值取向有某些相似之處。文人畫的代表畫家倪雲林有句名言:“仆之所謂畫也,逸筆草草,不求形似。”這句話可以說是文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