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層累地造成中國書史
薑壽田
在本世紀20年代初期的新史學思潮中,以顧頡剛為代表的“古史辨派”對古史的係統清理和全新闡釋,極具史學方法論的價值。“古史辨派”在史學觀念方麵主要秉承了清代康有為學派的疑古思想,認為《周禮》、《左傳》兩部儒家經典都係劉歆佐莽篡漢的偽造,對夏、商、周的曆史完全采取否定態度。如顧頡剛依據《說文解字》許慎對“禹”的訓釋,認為夏禹不過是一條蟲!在當時曾招致魯迅對顧頡剛的譏諷。但另一方麵,“古史辨派”對古史及上古文獻的廣泛存疑、證偽卻促使他們從一個全新的史學立場來重新探討、清理古史係統。顧頡剛“層累地造成古史”觀便代表了“古史辨派”對上古史新的探索趨向。顧頡剛在給錢玄同的信中,闡釋了這一論點的主要內容:
“我很想做一篇論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把傳說中的古史的經曆詳細一說。這有三個意思:第一,可以說明,時代愈後,傳說的古史期愈長。如這封信裏說的,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時有堯舜,到戰國時有黃帝、神農,到秦有三皇,到漢以後有盤古。第二,可以說明,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yabo22官网 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時隻是個無為而治的聖君,到孟子時就成了一個孝子的模範了。第三,我們在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確的狀況,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傳說中的最早的狀況。我們即不能知道夏商時的夏商史,至少能知道東周時的夏商史。”
顧頡剛“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說,一經問世,便在 20 年代史學界引起極大轟動,褒者貶者不乏其人。褒者錢玄同認為“先生所說,‘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的一個意見真是精當絕倫。舉‘堯’、‘舜’、‘稷’及‘三皇’、‘五帝’三代相承的傳說為證,我看了之後惟有歡喜讚歎,希望先生用這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