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有著幾千年發展的曆史,在這一過程中,持續發展是其基本的特征。字體的變化,風格的演進,將漢字的書寫發展成為一種可以獨立欣賞的藝術,使這一藝術在世界藝術史上表現出了它的獨特性。其中沒有人為刻意的推進,而是自然有序的發展。其發展的規律和中國文化的發展規律一樣,循序漸進,繼承發展,適時變化,一脈相承。然而,書法的可持續發展在今天已經成為問題,這是因為當代中國書法的發展遇到了一係列難以解決的問題,影響了當代中國書法事業的持續發展,其問題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麵:
1、書法已經不是中國文化賴以傳播的漢字在個體傳達方麵唯一的方式,也難以表現在當代中國文化中的特殊意義。它在中國文化上的特殊意義隻是一種文化的符號,僅表現在視覺方麵。2、書法與當代文化已經不存在因果關係,書法在當代隻是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的一種,而且不處於主流的地位。3、書法雖然還是民族或國家文化表達方式的一種,卻直接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使之出現了很大的變異。4、書法的練習與文化的教育已經沒有關係,而且被知識教育特別是應試教育所排斥。5、書法已經不是通過書寫來實現其在功用上的最原始的意義,而是在藝術層麵上的一種藝術形式。書法的原始功用方麵的職能,更多的是以數字轉化的方式來實現。6、書法工具中的毛筆已經不是唯一,更多的是被硬筆所代替,在傳播領域則以數字轉換的電腦鍵盤為主。即使在電腦的手寫輸入方式之中,書寫的意義僅僅是一種以筆劃和結構轉化為漢字內碼的一種方式。7、書法因為功用的問題,已經失去了全民性的特點。一方麵是大眾的書寫和藝術的距離越來越遠,另一方麵是少數的研習書法者在書寫的藝術方麵越來越專業化。8、書法在能夠識字讀書的人中間的使用率越來越低,反映出現代化社會中的漢字在傳播過程中正朝向數字化、標準化方向發展的趨勢。9、書法已經沒有一個為社會或公眾所認可的價值評判體係和標準。
上述的這些方麵不僅影響了中國書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還關係到中國書法的未來生存問題,這可能是更為嚴重的問題。毫無疑問,中國書法在當代的發展出現上述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可是,盡管其錯綜複雜,還是可以反映到一個基本點上,這就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與當代中國文化的關係。中國文化能否保持在世界文化多樣性中的獨特性,是中國書法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