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梅墨生談書法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2: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743]次

梅墨生談書法  
書   法   漫   談    
   傳統與現代的思考及其中國書畫作為一種傳統的樣式發展到今天,從某種程度上講,麵臨著一種困惑。餘秋雨先生寫下《筆墨祭》,要為中國的筆墨文化作祭奠。我覺得中國書法發展到今天,確實存在著許多問題。書法在實用領域已逐漸退居極次,中國化作為一種中國文化的審美表達,也被20世紀進入的西畫所衝擊,受到了許多西方美學和審美表現方法的影響。這種現象,是好是壞,難以一句話定論,這是一種時代發展的必然,不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
   中國書法作為中國文化視覺表現的代表,不但有它廣泛的基礎,而且有源遠流長的曆史以及非常深厚的美學和文化積澱。我認為,真懂書法的人比較少。因為理解中國書法和中國畫很難,修煉成一個書法家比修煉成一個中國畫家要難。沈尹默曾講:“無色而有圖畫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唐《薑勸傳》雲:“無聲之音,無形之象”,書法這種美感表達,在極單純裏表達極豐富的美感,所以它難度極大。比如畫畫,鉤完線後,可染色,可以有很多複雜的因素在裏麵做,而書法不行,它一筆是一筆,增一分不行,減一分也不行。舉個例子,“大”字加上一點就是“太”,而畫畫呢?你畫鬆枝,多一筆少一筆是沒有根本利害的。要想寫好中國書法,必須鍛煉線條,對點畫的理解。中國書法有兩條線,一條是線條化,如唐代懷素草書,就是極為線條化的藝術,其線條純淨已達極致,把點畫的意味淡化、弱化,讓其高度線條化,單純化。宋人評曰“悲喜雙成”就是把感情褪去,顯出高度理性,很冷靜,很抽象。另一條線是點畫化,以唐楷的高度成熟法度完備,美感表達上風格各異。以歐、虞、楮、顏、柳諸大家為代表。點畫化和線條化的區別在於,點畫化更加符號化,而線條化接近了大自然,“觀驚蛇入草,亂鳥出林”,直接受到自然啟示。此時書法非常象畫,與畫的象形取物很相似,而依賴的是漢字這種載體。孫過庭《書譜》雲“纖纖乎如新月之出天涯,落落乎如眾星之列河漢,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這一段優美形容是意象創作方法,即“閉目萬物如在目前”

[1] [2] [3] [4] [5] [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