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隸八分與當代書法創作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1: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282]次

隸八分與當代書法創作 
【 作 者】丁正/白鴻

  隸八分是今古文字的分水嶺(注:為了避免隸書與八分書稱謂上的混亂,這裏統稱為隸八分。),中國書法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關節點。潘伯鷹先生在《中國書法簡論》中說:“就中國文字和書法的發展看,隸書是一大變化階段。其至今日乃至將來一段的時期全是隸書的時代也不為過。”因此,對隸八分書的研究其意義將不僅在於書學史和文字學史上,對當代無論是一般意義上的隸書還是其他字體的書法創作都有著直接指導意義。本文將探討以下四個方麵的問題。源與流:隸八分的形成及其發展;名與實:隸八分的稱謂及其所指;分與合:隸八分與其他字體的相互影響;常與變:對當代書法創作的一些思考。
      一、源與流:隸八分的形成及其發展
  通行的說法,都認為隸書開始於秦代,並有程邈造隸書的傳說(注:許慎《說文解字·敘》:“秦始皇初兼天下……大發吏卒,興戍役,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趨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班固《漢書·藝文誌》:“(秦)始造隸書矣,起於官獄多事,苟趨省易,施之於徒隸也。”一般都認為隸書為程邈所造。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七所收張懷guàn@①《書斷》所引蔡邕《聖皇篇》:“程邈刪古立隸文”,羊欣、王僧虔、江式等都持此見。許慎《說文解字·敘》中說:“及亡新居攝……時有六書……三曰篆書,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之所作也”,把程邈當成是造小篆的人。清人段玉裁等人認為“秦始皇帝下杜人程邈之所作也”這句話本應在下文“四曰佐書,即秦隸書”之下,傳本誤置篆書條下。),但也有持不同意見者(注:一九七二年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一文中以《高奴銅石權》為例說:“這就很明顯地證明:隸書並不始於秦始皇的程邈。”錢玄同在為《章草考》所寫的序言裏指出,康有為、梁啟超都認為隸書是自然形成的,不是個別人所創造的。他表示同意,並說隸書“當亦始於戰國之世,為通俗所用。”)。隨著出土文物的增多和文獻研究的不斷深入,關於隸書的起源,現在趨於比較一致的看法,即“戰國晚期是隸書形成的時期”(注:裘錫圭先生在《文字學概要》一書中,利用大量考古發現的秦係文字資料,經過嚴密的對比分析得此結論,令人信服,已為學界所普遍接受。)。
  在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