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論書法藝術的意象性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1: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391]次

論書法藝術的意象性  

書法是一門藝術,具體說,書法就是漢字書寫的線條造型藝術。這是書法的本質。本質是特征的內在規律,特征是本質的外在表現。文學有文學的特征(文學的特征是形象性、真實性、典型性),藝術有藝術的特征(藝術的一般特征是形象性、主體性、審美性)。書法不同於文學的特征。書法是藝術,它除了具備藝術的一般特征以外,它和其他姊妹藝術一樣,其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均有自己具體的特性。就形象性而言,書法是通過豐富的意象性來完成的。可以說,意象美是書法藝術突出的特性之一。
   一、何謂書法的意象?
   (一)書者,如也;如者,意象也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說:“書者,如也”。如什麼呢?茲摘梁武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數則:“鍾繇書如雲鵠遊天,群鴻戲海”;“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韋誕書如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蕭子雲書如危峰阻日,孤鬆一枝”;“蕭思話書如舞女低腰,仙人嘯樹”;“索靖書如飄風忽舉,鷙鳥乍飛……”。[1]再摘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碑評》數則:“《爨龍顏》若軒轅古聖,端冕垂裳。《石門頌》若瑤島散仙,驂鸞跨鶴。……《元燮造象》如長戟修矛,盤馬自喜。《曹子建碑》如大刀闊斧,斫陣無前。……”。[2]東漢許慎可謂獨具慧眼:書者,如也(或若也、或也)。此後,如此論書在中國古典書論中可謂汗牛充棟。而“如”者,又是什麼呢?
  漢蔡邕在《筆論》中說:“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雲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3]元鄭杓《衍極·書要篇》是如此概述蔡邕的書法思想:“其言曰:書肇於自然,陰陽生焉,形勢立焉。……若日月雲霧,若蟲食葉,若利刀戈,縱橫皆有意象。”他認為蔡邕的“象”就是“意象”。薑澄清先生也認為這指的是“創作者心中應存其意象”[4]。形者象也,勢者意也。韓玉濤先生對書之勢也是言中了的。他說:“勢就是風骨,勢就是境界,勢就是意象”。[5]至此,我們認為:如者,意象也!
  “如”即“像”也;“象也者,像也。”象出意又盡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