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書法文化與學者眼界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1: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687]次

全世界文字可以成為審美的藝術———書法藝術,隻有中國的漢字。別的國家沒有專門的書法藝術,歐美的拚音文字一般不能成為專門的書法藝術,穆斯林國家的文字有畫畫的意味但是仍然不能成為書法。真正成為精到藝術的“書法”隻有中國書法。在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書法實在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書法需要嚴謹的基本功訓練。學寫字必須從楷書入手,橫平豎直,有法度規則。現代有的書法家包括不少日本書法家不重視楷書,也不重視行書草書的規則,這樣寫出來的字不注意的話就是“鬼畫符”,很不美。看不美的所謂書法作品,感到心裏難受。

書法應該有更多的博士點。北師大有啟功先生領銜的書法群體,首師大有歐陽中石先生的博士點。北大最近要成立藝術學院,我看起碼應該有書法專業,最好有書法係,將北大的書法家和研究書法理論的博導團結起來,培養新一代的書法博士,這實在是一個英明之舉。北大書法專業或者書法係能夠盡快成立起來,真是一件大好事。

學者書法有自己的曆史,起碼清華過去有梁啟超,北大過去有沈尹默等。學者書法不僅講求書法的典雅清正,而且要求書法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學者書法不僅是藝術,而且是文化,同時也是學者對漢文字的美化和文化化。

從學者書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學者的文化修養和寬宏眼界。好的書法給人精神和身體帶來雙重好處,使學者身心健康。看懷素狂草,使人心花怒放;看鄧石如書法,驚心動魄!

學者書法有文化建設意義,不僅老年學者可以多練,中年學者和青年學者都應該好好練習書法,不僅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而且對中國的書法事業同樣有百利而無一害。在書法藝術中,不僅需要天賦,更需要勤奮。希望中國的老中青幾代學者和青年學生都熱愛書法,願學者書法精神在中國不斷發揚,願中國書法教育和書法藝術繼往開來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