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當代小楷書風管窺
發表日期:2006-10-27 01:19: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2091]次

當代小楷創作,從國展中看,其“地位” 無疑高於魏碑與唐楷,並且曾形成一時的“小楷風”。但在當代書壇占主流的展覽主義和展廳效果的要求下,小楷顯然已退居次要地位。於是,有人慨歎:在書法熱潮如火如荼的今天,小楷這一傳統的書法樣式正在被逐漸淡忘。那麼當代小楷創作在書壇上究竟呈現何種態勢?又有些什麼特點呢?

    一. 當代小楷在創作上更注重觀念的變革和更新。

千百年來,小楷始終受到文人士大夫的重視,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用得多,寫小楷不但是文人做學問的工具,而且也是謀生的手段。另一個原因,小楷是書法的基本功,以往的書家沒有不精小楷的。

但是,自從毛筆從人們的日常生活領域基本消失後,書法已朝純藝術方向發展。作為小楷,要訴諸視覺,供人欣賞,自然就離不開人們心目中的視覺效果和審美體驗,而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民眾的審美於物體外觀比較趨向於明快簡捷,對物體形的喜好是直線,方折,在對物體內在美的理解比較趨向於一種易於理解的奇肆與怪異,事物要有變形但不能太過。這種審美心理的形成又可能源於現代商品外觀和包裝設計以及現代國外設計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們的潛移默化,審美對於現代人來講,人們更加喜歡快餐式的東西。古代過於抽象、深奧玄虛的文化藝術一方麵可能需要很高的學養才行,另一方麵人們麵對緊張的生活節奏而無時間去理解和接受。

再加上當代書壇展覽主義競爭機製的引入,這勢必促使書家在創新思想乃至方式手段上發生變化。

具體點說:

①. 輕重互見、虛實相生的強化

小楷用筆應當有輕有重,不但一字之中,而且一筆之內,都應有輕重的區別,不能像中楷、大楷那樣純用重筆濃墨。同時,小楷中有許多虛筆,蹲駐提衄,隻在毫發之間,似有若無,以長篇小楷為例,創作者往往會將這些特點予以強化,進行一點發揮,使筆墨在整幅之中來點機智、靈動,避免整體寫得過實。這時,創作者往往是用性靈、意緒在把筆運轉,理性色彩淡去了,浪漫情調濃厚了。常見一些作者書寫長篇小楷,通篇沒有精彩之處,極平極穩也極乏味。書寫時過於理性,人為外加裝飾太多,這樣的長篇往往成了眾多字數的羅列,堆積品。長此以往,作者的感覺能力就逐漸失靈了,書匠產生了,這樣的作品也往往不會被人看好。

②取法途徑、個性追求的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