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訪談 
陳跡留翰墨 武威見奇功
發表日期:2022-04-13 11:04:41 來源:本站 被閱讀[10919]次



      陳武    1960年3月生於湖北英山,2020年4月退休(二級調研員)。曾任黃岡市書協副秘書長,黃岡市老年書畫院院士,黃州區書協副主席、黨支部書記兼顧問。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楹聯學會會員、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

陳跡留翰墨  武威見奇功


陳跡留翰墨   武威見奇功
——記湖北省黃岡市市場監管局退休幹部陳武


      “陳武局長一進書協,書協就充滿了活力”這是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書法家協會主席王紅林對陳武的評價。在同道的眼中,陳武平易近人,對工作勤勉不怠,主動作為,對事業甘於奉獻,不計得失,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人勸他說,幹了一輩子的工作,現在退休了就好好休息,不必再修苦勞神了。而在陳武的心裏裝著的是一種樸實的想法:退休是人生的轉折點,退休不能無所用心,不能頹廢,任何時候都要有一點追求,這樣,精神上就有一個寄托,生活才有樂趣。正因如此,也就造就了陳武“退休不褪色,修藝不停歇”的秉性。


    (一)黨性,不因退休而褪色
      講政治,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文藝工作者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書協培根鑄魂的工作。陳武同誌在擔任區書協副主席期間,發揮在領導崗位上政治工作的優勢,積極倡導政治引領作用,和主席團一道對全體會員進行政治理論教育,先後組織學習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和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藝界、社會科學界委員聯組會上的講話,並把講政治貫穿到工作部署安排、策劃、書展、總結表彰等方方麵麵。通過會議、書協微信群及時把上級的聲音傳達到全體會員,要求全體會員堅定政治信念,以書法藝術反應“四個文明”建設的積極成果,反應人民的美好生活,謳歌時代英雄,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民,增強了會員的政治素養。“堅持正確方向,把講政治寫在書協的旗幟上”已成為書協工作部署和總結的首要內容。


      堅持與時代同步伐,發時代之先聲。把書法藝術與講政治融合起來,陳武同誌積極參與並策劃和協調組織了一係列的書法展覽:“謳歌新時代”書法臨創作品展;“喜迎十九大寄情翰墨中”書法作品展;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書法作品展;“為祖國謳歌,為人民書寫——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書法作品展;“永遠跟黨走,書寫新時代——慶祝建黨100周年書法作品展”等。
 參加“紅船史詩——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黃州詩聯書畫剪紙展”活動,書寫歌頌黨、歌頌黃州英雄詩聯書法楹聯20副。並參與了歌頌革命先烈陳譚秋詩詞聯賦的書法作品創作。


千字文作品局部

      堅持黨建引領,去年9月27日區書協功能型黨支部成立,陳武同誌被選為黨支部書記,上任後,他積極開展工作,完善黨支部組織機構,組織全體黨員會員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以及在全國文代會、作代會上的講話精神,並且在今年元月23日以《弘揚正道,擔當作為,為全麵推廣書法文化而努力奮鬥》為題為書協講黨課,學習之後書協黨員會員紛紛談體會、寫心得,在支部微信群發表學習體會文章、詩歌、書法作品80餘篇(幅)。營造了濃厚的風清氣正的氛圍,在年底評選中有五位黨員會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去年七月他本人也被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二)抗疫,不因退崗而缺席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陳武同誌勇於擔當,積極作為,以書法藝術的力量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為抗擊疫情提供精神力量:
      在市書協開展《抗擊疫魔,黃岡書法家在行動》中,作為市書協副秘書長,他承擔了宣傳發動和組稿工作,經過該同誌曆時十天不分晝夜的努力,收到本地及外地174位書法家的322件作品,在《黃岡書法家》公眾號上分6期進行了登載。
       在市委宣傳部、文聯、書協開展《杏林春暖,橘井泉香——感恩“白衣天使”吉語寄贈書法主題活動》,該同誌勤奮工作,強力推進。通過組建市縣書協聯絡群、短信、電話等方式宣傳和發動,並撰寫《你把大愛留黃岡,我用翰墨感謝你》的文章激勵全市書家積極創作書法作品,在短短的三天時間裏征集作品2571件,精選1300餘件佳作於2020年3月17日贈送給山東湖南醫療隊全體醫務人員,《湖北日報客戶端》3月21日以《黃岡1300件書法作品感恩援黃“白衣天使”》為題做了報道,他本人也贈送書法作品十餘件。同時積極協調和落實好黃州城區各書法家書法作品的收集,及時送到指定地點。對外地快遞作品21件,因錯過贈送時間,該同誌主動聯係新聞媒體及時送到駐留黃岡的湖南醫務工作者手上。


       作為文藝誌願者,2020年10月28日,陳武同誌參加了區書協在黃州區醫院開展的以 “弘揚抗疫精神,致敬白衣天使,贈送書法作品”為主題的書法進醫院活動,他現場為醫務工作者書寫書法作品20餘幅。

      (三)奉獻,不因年老無所為
      公益性是書協的使命擔當。作為文藝誌願者,陳武同誌對書協組織的各項誌願活動從不缺席,在書法 “六進”和“三下鄉”活動中勇挑重擔:
      幾年來,積極參加書協組織的送春聯、送祝福活動,在每年春節前夕和書協同仁一道先後赴陳策樓鎮、堵城鎮、王家店村、程德崗村、禹王占崗村、新河村、鑼鼓崗村、南湖榨舟街社區、青磚湖社區、大別山醫療中心等地義務為群眾送春聯送祝福活動,他個人書寫春聯、福字累計達1000餘副。
       在該同誌的精心安排和組織下,促成市書協和市公共檢驗檢測中心聯合組建了“文化共建活動室”他本人義務承擔檢驗檢測中心硬筆書法的教學工作,培訓學員32人,開了書法進機關的先河;他還應邀在黃岡思義素質教育學校進行公益書法講座,有96位師生參加了聽課;該同誌還主動向第五屆黃州壽蘇會捐贈紀念蘇東坡誕辰985周年書法作品;


        在市書協舉辦的“黃岡市2020年春聯書法作品微展”活動中,承擔了推介、宣傳和組稿工作,經過該同誌的艱苦努力,共收到市直和10個縣市區及全國十一個省市208名書友春聯作品282件,並經過嚴謹、公正的評審,選出137件作品分三期在“黃岡書法家”公眾號上發布。
      以苦為樂,甘於奉獻是陳武同誌性格特征的體現。書協作為一個鬆散型管理的社團組織,文稿和宣傳工作曆來是短板。該同誌作為原市質監局的老辦公室主任出身,曾被譽為全市係統的“第一筆杆子”,在加入書協之後,幾乎包攬了全部文稿起草和宣傳稿件的采編工作,幾年來,起草工作報告、總結、活動方案、書展前言、作品出版序言、領導講話、致辭、新聞采訪等極具分量的文稿四十餘份,計三萬餘字;
      在宣傳上更是特色鮮明,該同誌對書協的每次重大活動都不辭辛苦地進行拍攝,收集圖片數量達6000餘張,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的傳播功能,將書協的重要活動用《美篇》的形式進行推介,近幾年來共製作美篇14篇,深受讀者歡迎,閱讀量達21000餘次,其中《寅虎迎吉祥,翰墨賀新春——黃州區書協春聯網絡展》閱讀量高達4046次;《翻山越嶺隻為遇見你——黃州區書法家協會赴江西采風》、《奮進新征程,展現新作為——黃州區書法家協會2021年工作回顧》、《永遠跟黨走,書寫新時代——黃州區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作品展》被區融媒體中心“老黃州”轉載。通過積極有效的宣傳,擴大了書法文化的影響力,因而區書協去年在區文聯的考評中名列前茅。陳武同誌還為“黃岡書法家”公眾號采編稿件8篇,提供新聞圖片20餘張。由於該同誌的辛勤付出,去年被市文聯授予“第一屆優秀文藝誌願者”稱號,被省硬筆書法家協會評為“優秀書法教師”,連續兩年被區文聯、區書協授予“最美文藝誌願者”稱號。


    (四)修藝,勤勉跋涉不停歇
      對書法的愛好,源於初中階段每天的大字課。在考入黃岡財校讀書期間他參加全校書法競賽曾以第三名的成績獲得三等獎,然而參加工作之後並沒有堅持下來,成為他一生的遺憾。隨著年齡的增長,“白首方悔讀書遲”已經成為他難以釋懷的心結,兒時在心底就已萌生出來的“寫好大字”的願望更是與日俱增。2015年陳武加入區書協後,恰如找到實現兒時夢想的引航燈塔,在書協這座大溶爐裏,他受到書法藝術熏陶的同時,更感覺到與同道們的巨大差距,因而他把“不自卑、不氣餒、不放棄”作為自己的信條。在鞏固提高硬筆書法的基礎上,2016年毅然轉向毛筆書法的學習,從零開始,他虛心向前輩請教,從如何握筆、如何讀貼、如何選貼、如何運筆學起,利用業餘時間,終日以古為徒,臨池不綴,並抓住書協組織的每一次書法培訓和省、市書法展覽的參觀學習機會,以此提高書法水平和鑒賞能力。退休之後,臨帖習字更是成了每天的必修課,勤學苦練,握筆的手指起的繭子一層又一層,寫禿的毛筆一把又一把,他都無怨無悔。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由於陳武的勤奮努力,書法技藝有了長足的發展,書法作品多次在省、市書協和省衛健委等五廳局組織的書法展賽中獲獎或入展,硬筆書法在中硬協的展賽中也屢有斬獲。因而取得了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和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資格,這也是對他在學書道路上勤勉跋涉的褒獎和藉慰。
       陳武在熱心書協組織工作,卓有成效的服務奉獻和他鑽研書法取得的成績,書法界童德釗、秦龍誌、高嵐、肖德梅等領導和人士給予充分肯定。“用老驥伏櫪這個詞來形容陳武是比較恰當的,他勤奮、認真、樂於奉獻,在弘揚書法藝術上,為市、區書協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老有所為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詮釋;他鑽研書法,臨池不綴,植根傳統,以苦為樂,這樣的心態和精神十分難得。”市文聯主席、省書協副主席秦龍誌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