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筆以成酣歌 ——2018李鬆先生和弟子書法作品滇東巡展及公益講堂活動小記
發表日期:2018-09-17 12:47:23
來源:本站
被閱讀[3954]次
灑筆以成酣歌
——2018李鬆先生和弟子書法作品滇東巡展及公益講堂活動小記
文/柳長忠
歲次戊戌,時值仲秋。彩雲之南,滇東門戶,東山腳下,宛水之濱。當代魏楷名家李鬆先生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書家弟子,雲集火腿名鄉宣威,講學辦展,傳授技藝,研討書學,播灑友誼,其意不凡,其情真切,其樂融融。


李鬆先生在展覽開幕式上即興演講
步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李鬆先生魏楷四條屏。屏高五尺,所書為文天祥《正氣歌》。通篇意趣古雅,雄奇樸茂,筆墨酣暢,可謂純正魏楷,獨特「鬆風」。隻見觀者如潮,年少稚子與白發老人均駐足觀賞,欽佩有嘉。


漫步展廳,一派魏楷氣象:既有巨擘大字,也有奇麗中楷;既有原碑意趣之選臨,也有通會放懷之創作;或「汝南王」、或「石門銘」,或「孟敬訓」、或「始平公」,或「李璧」、或「王昌」,或「元暐」、或「封君」,不一而足。但見渾穆與雄奇具現,清麗與樸美共生。間或它體,或二王神韻,或米芾氣象;或漢隸篆籀之古意,或旭素顛狂之遺風。





李鬆先生幾十年潛心研究魏楷,開掘富礦,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教學體係,研究出獨特的魏楷“切翻筆法”,揭開了魏楷“粘、穿、搭、跳、錯、擺、縱、橫”的結字神密麵紗,探尋出書寫“四方聯序”的布白章法,提出了合理、合法、合規、合度的學書理念與訓手方法。李鬆先生獨特的學術見解,科學的訓練手段、生動的教學風格,總是讓課堂上的學生收獲滿滿,翰逸神飛。

東山,地處宣威城東,乃烏蒙餘脈,滇東高峰。雄駐高原,靜居山中之鬆鶴寺,乃千年古刹。寺內廟宇回廊,清穆靜謐;院中鬆柏聳翠,鳥語花香。殿上供奉神佛,香火不斷,難得的一方淨土。大家遊走其間,感覺無比清靜。仰望參天鬆柏,拜謁大殿神佛,頓悟人生凡小。於是,擁抱古鬆,捧飲山泉,繞行古樹,心懷善念,回歸自然,樂享清幽。

.

少將第,乃宣威一代傑賢、小平夫人卓琳之父浦在廷舊居。一座四合院落,座落在宣威老街邊。浦在廷先生十四歲經商,曆經磨礪,方建「馬幫」,完成初期財富積累後,率先創辦宣和火腿公司,將宣威火腿銷往海內外。後赴廣州實業救國,投身民主革命。孫中山先生為其親題“飲和食德”匾額。晚年,蒲先生回家定居,捐資興建老街,修繕廟宇,開辦學堂,接濟貧民,受人尊敬。

.

宣威之行短暫而又美好,收獲良多。且記:那肥美的火腿,醇香的糧酒,鮮美的米線,地道的野菜,濃濃的“宣威味道”讓人難以忘懷;那奇美的根雕、精致的手工煙鬥,好客的友朋,淳樸的民風,讓人流連往返,留戀不已!(2018年9月13日成稿於從宣威返鄂的列車上)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