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長忠:堅定文化自信,從寫好字開始
發表日期:2017-11-02 23:03:58
來源:亚博科技app
被閱讀[6030]次
習近平同誌指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這一重要論斷,深刻闡明了中華文化發展繁榮對於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意義,也深刻闡明了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的時代使命與責任擔當。
中華優秀文化化育著中國人民的生活,規範著中國社會,同時為中國人提供了高遠的理想。如“大同社會”的理念,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崇尚和諧、社會大同的價值觀;“協和萬邦”與我們今天所說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息息相通;“天人合一”則與當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重視綠水青山相一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蘊深厚,涵蓋廣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所不包,且傳統文化在教化人上強調“自強不息”、“化古為新”,要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由於近代中國閉關鎖國,一百多年遭受列強欺淩,這前所未有地打擊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與文化尊嚴。“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入,掀起了“人民革命”的高潮,也掀起了新文化運動的高潮,帶來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世界先進文化的中國化。這充分表現了中華文化自我調整、自我更新、迎頭趕上的內在創新的能力。
十九大報告提出:“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這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定了調。
今年二月,中辦、國辦聯合發文《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第一次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要求全國人民高度重視、大力弘揚、積極踐行和奮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一個綱領性文件。也為新時期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吹響了進軍號角。
我們知道,漢字,是中華文化的根。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被稱為“中華文化核心之核心”。古人說:字如其人,書為心畫。通俗地講,就是說“字是人的第二麵容”,通過一個人寫的字,可以知曉這個人的學問麼樣,修養如何,心性多高。因此,古時候讀書入仕,求取功名,都必須寫好字。今天,學習書法、寫好中國漢字,更是受到專家學界特別是健康養生界的熱捧和青睞。在這裏,我跟大家分享一個觀點,就是“書法滋養人”。書法有“五養”之功,即可以養學、養心、養眼、養身、養智;有“三通”之效,就是與才情相通、與見識相通、與古代先賢相通。一句話,書法是滋養人生的神丹妙笈。我們隻要堅持學習書法,就是在修身養性,就是在學習提升,就是在積蓄正能量。字寫好了,心情會好,天天開心,人生也就會快樂順利。
因此,我們要把書法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始終。圍繞“立德樹人”,按照分學段、有序推進的原則,把中華書法文化中的“書品即人品”、“書以載道”、“見字如見人”、“字好一半文”等等傳統思想觀念融入立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素質教育等環節中,貫穿於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繼續教育、老年教育各個領域。以幼兒、小學、中學教材為重點,構建中華書法文化課程和教材體係。編寫中華書法普及讀本,推動高校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書法藝術等必修課,豐富拓展校園文化,推進書法等高雅藝術進校園,加強麵向全體教師的書法培訓,全麵提升師資隊伍水平。同時,還可以創辦傳承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講堂,在中小學校實驗推廣“寫字立品、練字修心、學書育人”的好學堂創建,真正讓我市書法教育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作出新的貢獻。
上一篇:
海一樣深情/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