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亚博科技app 舉辦“第三屆硬筆國展評審與創作分享會”,讓我參與分享創作經驗。
本次投稿參加全國第三屆硬筆書法家作品展覽,能夠獲獎,實屬幸運,首先要感謝評委老師們的抬愛!或許是這次投稿草書數量少,才有此機會吧!投稿我是投了3件,2件硬筆書法作品,1篇學術論文。至於2件硬筆書法作品,1件楷書,1件草書。楷書是用的8開紙,寫了9頁,排成3行,整體效果不錯,但由於是硬紙張,托裱後,出現不平整的現象,效果不理想,品相不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又試用了粉彩毛筆小楷紙,但由於是毛筆書寫紙,所以寫起來或洇化或幹澀,效果還是不理想。另外1件是草書作品,以小草為之,這一件感覺還比較滿意。詳細介紹一下這一件的創作體會:
一是裝幀上:以小冊頁的形式,用黑卡紙,白水筆。每頁再衿上紅色閑章搭配。由於紅色印章在黑色卡紙上比較凸顯,印泥在黑紙上幹了之後有立體感,這樣白底冊頁、黑色卡紙、白色水筆、紅色立體印章,黑白紅三色搭配在一起比較協調自然。
二是書體上:本次創作的書體是小草,因平時毛筆書法臨帖創作也基本以書譜小草基調,由於是小草,用硬筆書寫,連帶少,又沒有較大的的開合和粗細、墨色等變化,這是硬筆單線條本身受到表現形式的限製,考慮每頁的書寫為了避免重複,增加了構圖設計,同時每頁衿上紅色閑章搭配,打破冊頁章法的缺少變化的限製。
三是書寫內容上:選取的是孝經,由於是硬筆,字體小,文字內容上宜選取長篇經典文章書寫,保障作品的完整性。
四是創作審美取向上:我個人的觀點認為,既然是硬筆,就要表現硬筆的特性,原汁原味的表現硬筆工具所書寫的效果,把平時毛筆的書寫感覺用硬筆抒發出來,而不是用硬筆刻意的表現毛筆書寫的效果。因此硬筆書法當汲取傳統書法的元素,化為硬筆書寫,但不是簡單的模仿,應是提煉、運用。
路漫漫其修遠兮,曆代傳統書法法帖無盡藏也,當不斷深入傳統,才能表現這古老而摩登的硬筆書法,以上是此次參加全國第三屆硬筆書法作品展覽創作上一次硬筆書法創作上的一次嚐試,希望與廣大書友交流,不斷提高。謝謝!
【作者簡曆】
李猛,山東臨沂人。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學術委員會執行委員、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硬筆書法山東工委主席團委員,中國硬筆書法山東工委青少年學會副會長,臨沂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2014年度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先進個人,2015年度全國寫字教育名師。2016年被書法報評為“華夏萬卷杯”軟硬兼施全國“雙優百家”。 2017年被亚博科技app 提名為“我最喜愛的全國硬筆書壇中青年“雙優”書家”。
毛筆作品:
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考級專業三級(中國書協),第七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藝術大展優秀獎(書法報社),“華夏萬卷杯”軟硬兼施“雙優百家”全國書法展(書法報社),“生育關懷攜手行”全國書畫作品評展一等獎(中國計生協),第四屆中國廉政文化書畫展優秀作品獎(中國行為法學會、中國美協、中國書協)。
硬筆作品:
第一屆全國硬筆書法家作品展理論獲獎提名(中國硬筆書協),第八屆文華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銀獎(鋼筆書法報),第六屆全國規範漢字書寫大賽一等獎(中國書協展覽部),富達杯中國大書法山東大獎賽金獎(中國硬筆書法山東工委),全國第二屆硬筆書法家“十傑百強”評選百強獎(中國硬筆書協),第三屆全國硬筆書法家作品展優秀作品獎(中國硬筆書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