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清華大學飄入一股沅澧清風,來自常德的85後青年書法家符精華第三次攜翰墨走進這裏,舉辦書法展及講座,受到清華學子的熱捧。
言行謙謙、舉止文雅,這是符精華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字如其人,觀其書法,俊逸清秀,滿麵春風。
練字即練心
符精華出生於海南省臨高縣書香之家,祖父、父親、叔父皆是教師,都寫得一手好字。家中至今珍藏一張發黃的紙張,其上端端正正的鋼筆字仍清晰可辨,:“人貴有誌,學貴有恒,不斷努力,必有成就。”這是祖父生前留給符精華最寶貴的財富,勉勵他堅定書法之路。
符精華的書法之路始於小學,受當地書法家王定仁啟蒙,一旦接觸,興趣盎然。初中,拜師海南書協顧問劉勝角,一句“文要博,藝要精,人要真”至今影響著他,廣泛涉獵國學經典,提升書法修為。
就讀湖南文理學院期間,符精華有幸得到張弓、李澤民、宋穎、張曦微等多位常德書家的悉心指點,在書法界嶄露頭角。其作品先後摘獲“毛澤東詩詞”全國書法大賽金獎、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辦的龍年網絡書法展一等獎等。他本人獲評2011年湖南文理學院十大風雲學子。
2010年,受常德書法界泰鬥張弓老師指導,符精華行書《嘉興古運河泛舟》獲全省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全國三等獎。2014年,作品入展第八屆中國•萬寧中小學生書法節教師組。
“雲淡風清詩世界,雨香門翠畫乾坤。”符精華癡迷書法,一天不練不自在,一旦提筆,則心靜神怡,仿佛進入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他寫字汲取古法,主攻行楷,初臨顏真卿《勤禮碑》、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後摹王羲之《蘭亭序》《聖教序》,筆耕不輟,反複推敲筆法、章法。他尤愛《聖教序》的巧妙結體,從中體味書法的高雅之美。
腹有詩書氣自華。書帖、國學經典塞滿了書櫃,也滲進了符精華的心裏。他有個習慣,不動筆墨不看書,邊讀邊記。他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進清華大學親身感受創作情境;研習《蘭亭序》,在墨池旁尋覓靈感,與古人對話。
“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寫字先做人。”符精華認為,研習書法,即研習自我,完善自身。他的為人正如他的字,坦誠樸實,沒有絲毫浮誇驕躁。在長者恩師麵前,他永葆謙卑之心,虛心請教。麵對名利,他寵辱不驚,淡泊處之。
“水墨精華。”這是張弓老師送給符精華的勉勵之語,意為藝術創作要汲取精華,精益求精。他將這幅字掛在書房醒目處,時時警醒自身。
傳承即使命
還在學生時代,符精華就早早為自己定下了書法之路的三個目標:傳承好書法國粹;努力成為人民書法家;每年義務幫老百姓寫春聯。
2008年,符精華帶頭創辦了墨海書協,至今仍是學院最活躍的社團,帶動數百上千名大學生愛上書法,傳承書法。
2009年,為了讓更多大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符精華發起“名家作品走進校園•書畫攝影展”大型公益活動,利用課餘時間帶領學生幹部遍訪全國名家,征得書畫攝影作品近百幅,在湖南文理學院圖書館展出並永久收藏。
作為“2010中國大學生年度yabo22官网 ”入圍獎獲得者,符精華早已名聲在外,他被清華大學書法協會聘為授課教師,曾三進清華大學辦書法展,開書法講座。在他的指導下,清華大學“好讀書獎學金”獲得者郎昆於去年為105歲高齡的著名文學家、錢鍾書夫人楊絳先生書寫了一幅行楷書作品——“遐壽堪謳,和清華同歲月;厚德潤蘭,與學子共讀書。”
踏入社會,符精華沒有好高騖遠,而是堅守常德、傳承書法,他創辦起墨海書法學校,麵向全市中小學和高校學生傳授書法。
符精華注重言傳身教,課堂上的他嚴肅而細致,要求每一位學生寫端端正正中國字,做堂堂正正中國人。他從一橫一豎一撇一捺起筆,指導學生寫好每一個筆劃,並告誡學生,不僅要寫好字,更要從中參透做人的道理。
教字即育人,這意味著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每一位學生都有無限可能,都是書壇新苗,符精華一視同仁,悉心澆灌。他細心觀察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循循善誘,助其進步,贏得家長的信任。幾年來,學生們在省、市書法比賽中摘獎無數,臨澧、桃源等地的學生也慕名而來,拜師學藝。
讓書法國粹走進百姓,每年春節前夕,符精華都要帶領學生一起走進市福利院,為老人們送福貼春聯;在市城區繁華地段揮毫潑墨,將手寫春聯免費送給市民。
回到海南家鄉,符精華也常參加下鄉送春聯活動。他寫的行楷漂亮大氣,村民們排起長隊等候,一天下來要寫近百幅,看到村民們開心地捧走春聯,腰酸手麻的他覺得值了。
熱心公益,回報社會,符精華至今記得,高中時就曾代表學校為縣敬老院獻上一幅書法作品“愛的奉獻”。如今,常德福利院、湖南第一福利院等單位都留下了他的墨寶。他還積極參加了由中國誌願服務基金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的“愛我中華——資助百萬空巢老人關愛誌願服務行動”。去年,他擔任海南省殘聯基金會的愛心大使,通過自己捐資、書法作品義賣等形式助學助殘,奉獻力量。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符精華說,書法傳承之路任重道遠,他將始終堅守這塊寧靜樂土,培育更多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