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炳坤:硬筆書法,我無法割舍的情
發表日期:2015-11-06 10:27:00
來源:書法報.硬筆書法
被閱讀[3254]次
人上了年紀願意懷舊,五十有三的我就是這樣,願意回憶過去,過去留給我們的太多,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揮之不去,抹也不掉。這不,當報社編輯老師向我約稿,讓我寫一寫我的硬筆書法人生時,我便欣然地應承下來。
硬筆書法對於我來說,有一種無法割舍的情。在我的人生裏,不能沒有硬筆書法。
一
受父親影響,我對寫字特別愛好,在小學時,我所寫的字經常得到老師表揚,寫字本也成為同學們傳閱的範本。從那時起,學校牆報也成了我承包的責任田,經常被老師安排抄寫相關內容。看到自己用五顏六色粉筆書寫的牆報時,心裏總是喜滋滋的,並有一種自豪感和滿足感。那個年代字帖很少,在我的印象中,從小學到高中,我隻見過一本鋼筆字帖,是同學帶到班級的,好像寫的是《智取威虎山》、《紅燈記》等京劇歌詞,我羨慕得不得了,也沒好意思向同學借用。那時候寫字也不知道臨帖,就是自己琢磨著書寫。如果說臨過帖,那就是每年五四青年節前夕,在學校牆報上用粉筆臨寫毛澤東主席為雷鋒同誌的題字—“向雷鋒同誌學習”和署名。這幾個草書字體我不知道臨過多少遍,到頭來已經寫得有模有樣,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讚。這可以說是我學生時代最早的臨帖吧。
二
在中專學校讀書期間,學校為我們安排了寫字課,授課老師由語文老師兼任,字寫得不是很好,但在上課時,同學們聽得有滋有味,練字格外用心。那個時候,龐中華先生編寫出版的《談談學寫鋼筆字》已風靡全國,這本字帖當然成為同學們臨摹的範本,也是我臨摹的第一本硬筆書法字帖。從那時起,我才真正知道什麼是硬筆書法,並發誓一定要練好。
三
中專畢業後,我被分配到莊河市法院工作,我仍堅持練習硬筆書法。那時全國上下正在興起硬筆書法熱潮,各種展賽此起彼伏,硬筆書法隊伍不斷壯大,我也不由自主地加入這股硬筆書法大軍。雖練字興趣較高,終因方法不當而進步緩慢。1987年,對我來說是一個特殊年份。這一年夏天,我的硬筆書法首次入展“我愛大連”硬筆書法大賽優秀作品展在大連展出,我冒雨乘車4個多小時前去觀展。在展廳裏,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深深地吸引著我,讓我大開眼界,流連忘返。更讓我慶幸的是,我認識了時任大連市硬筆書法研究會籌備組負責人、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張華慶先生和大連知名書法家李英寰先生,二人在點評我作品後,指出硬筆書法應從古代書法碑帖練起,建議我臨摹二王小楷。我茅塞頓開,從此走上正規的學書之路,硬筆書法水平不斷提高。也是這一年,我的硬筆書法在“美報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中獲優秀獎。雖然隻是一個優秀獎,但我仍激動不已,時不時拿出沒有巴掌大小的獲獎證書仔細端詳,心裏美滋滋的,更加增添我練好硬筆書法的信心。此後不久,我的硬筆臨帖作品入展全國硬筆臨習傳統書法碑帖展,並在“北部灣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中榮獲一等獎。臨帖真正讓我嚐到了甜頭。
從那時起,我練硬筆書法勁頭更足了,達到如癡如迷的狀態。記得一天早晨,我將電熨鬥插上電源準備熨燙衣服,這時,強烈的創作欲望逼迫我拿起鋼筆寫了起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一股刺鼻的焦糊味猛地讓我清醒過來,我的衣服、被褥等已被電熨鬥燒出一個大窟窿,正冒著火苗,險些釀成火災。有付出就有回報,從那以後,我的硬筆書法多次在國內外硬筆書法大展賽中入展獲獎。
我愛人對我練字非常支持。我和愛人結婚後,起初借住單位不足10平方米的宿舍,為了不影響我練字和創作,有時她一個人到屋外轉悠,有家不能回。現在住房條件有所改善,但是練習書法仍占有我大量業餘時間,家務活也被她一個人包攬下來,不讓我插手,真是苦了她了。如果說我在硬筆書法上有一點成績的話,我愛人功不可沒。
四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我的硬筆書法不斷入展獲獎後,引來無數掌聲和讚譽聲,我由此受到鼓舞和激勵,萌生為當地硬筆書法事業做出一點貢獻的想法。跑有關部門、找相關領導、組織硬筆書法活動,呼籲和倡導成立硬筆書法組織。在我的不懈努力下,莊河硬筆書協終於在1993年6月成立,成為大連市成立的第一個縣級硬筆書法組織,我當選為主席。從此,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協會組織、協調、聯絡、服務的職能作用,積極開展各類展賽活動。為了擴大硬筆書法的社會影響,協會組織的展覽經常選擇在市中心廣場和主要街道展出,幾十塊展板擺放在一起形成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展。莊河也由此產生一大批硬筆書法愛好者,作品多次在全國硬筆書法大展賽中摘金奪銀,出現了“莊河硬筆書法現象”。1999年,《中國鋼筆書法》專門開設欄目予以介紹。2002年8月,莊河書法家協會宣告成立,我又被推選為協會主席,我倍感責任重大,因為那時莊河硬筆書法已經名聲在外,而毛筆書法卻名不見經傳,別說入展全國展,即使在省市書法展上也少有作品入展。我從基礎做起,抓臨帖、抓展覽、抓交流,協會活動有聲有色、豐富多彩,書法新人不斷湧現。經過近10年努力,小荷終露尖尖角,會員作品開始在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展中入展獲獎,2014年在全國第五屆蘭亭獎評選中,莊河就有3人獲獎,其中1人獲二等獎,2人獲佳作獎,引起書法界廣泛關注。目前,莊河已有5人成為中國書協會員,為莊河爭得了榮譽,我從心裏為他們感到高興和驕傲。
五
練習書法與為人處事有相通之處。練習書法需要從一點一畫開始練起,筆畫的書寫講究起筆、運筆和收筆,做到收放自如,還要注意字的結構搭配和分間布白,筆畫與筆畫、字與字、行與行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聯係。為人處事也要從點滴做起,要有始有終,要協調各方麵關係,講究和諧統一。練字即煉人,通過練習硬筆書法,磨練了我的意誌,使我很早就養成一種做事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好習慣和堅韌不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拚搏精神,並且將這些習慣和做法自然地運用到工作之中,使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更加出色。由於我工作突出,特別是在擔任硬筆書協主席後提高我的組織、協調能力,1998年1月,年僅36歲的我被破格提拔為法院副院長,走上了領導崗位。2012年2月,我又被調到大連市中級法院工作。所有這一切,都與我練習硬筆書法有關。我感謝硬筆書法,感謝莊河這方土地。在離開家鄉後,我利用半年多時間,收集作品,整理資料,編輯出版了《莊河書法二十年》,2012年十一期間在家鄉舉行首發式,受到書法同仁的好評。這是我送給家鄉的一份特殊禮物。
練習硬筆書法,讓我學會了擔當。在大連,我擔任兩屆全市中小學生硬筆書寫大賽的評委,每當聽到學生家長和老師谘詢怎樣臨帖、怎樣練好硬筆書法時,我就深深地感覺到自己有一種責任,應當結合學書體會和經驗,為渴望練好字的人們特別是中小學生編寫一套以硬筆臨習古代書法的字帖。想到做到,從那時起,我便開始著手編寫楷書、行書和隸書臨摹字帖,從筆畫、偏旁和結體等方麵進行臨習指導和提示,並附有範字和臨摹示範。字帖中所有範字均從古代優秀書法碑帖中選取。在編寫過程中,從設計樣稿,到選字和臨寫,再到撰寫臨摹要點,占用我大量業餘時間,即使春節、國慶節等節假日也在緊張忙碌著。對此,身邊的書友不理解,勸我不要太傻和自討苦吃,認為硬筆書法沒有出路,還是在毛筆書法上多下些功夫。我隻是淡淡地一笑,仍然我行我素,不為別的,為了一種責任。目前,該套字帖已經編寫完畢,正在出版社審閱和論證之中。期間,我還應一家出版社之約,編寫了《靈飛經》和《曹全碑》實用技法與練習字帖,不久將與讀者見麵。
編寫硬筆書法字帖雖然很累,但我覺得踏實,累並快樂著,因為我在做一件我願意做的事情。如果我編寫的字帖出版後,能給人們特別是中小學生練習硬筆書法帶來一點啟迪和幫助,再累也值得。
硬筆書法,我無法割舍的情。
(此文發表於2015年9月15日《書法報.硬筆書法》,略有改動)
作者介紹:
宋炳坤,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遼寧省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遼寧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大連市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大連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委員。
硬筆書法榮獲第七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特等獎,毛筆書法入展全國首屆篆書作品展和全國第二屆扇麵書法作品展等。在2011年全國首屆毛筆與硬筆書法大展中被評為“全國十傑雙優書法家”之一。出版發行多本硬筆書法字帖,有上百幅作品在報刊發表。被授予大連市硬筆書法“十傑”、“德藝雙馨書法家”稱號。
上一篇:
海一樣深情/蔡和
下一篇:
崔國強:融詩書畫於一體的藝術家(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