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法家司馬武當先生
yabo22官网
簡介:
司馬武當,字當歌,號九皋山人。曾任河南軍事檢察院檢察長,鄭州警備區副政治委員兼紀委書記。現任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書法創作藝術委員會委員,濟南軍區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大校軍銜。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名譽副主席、評審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草書專業委員會主任。
編者按: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諸葛亮《誡子書》
司馬武當作品賞析
司馬武當作品賞析
一筆好字 受益終生
初見司馬老師,和氣、溫文爾雅、一身文人氣息,很難想象這就是縱橫沙場數十載的軍人,“儒將”是筆者對他的第一印象。觀其作書,動靜之間,寥寥數筆,筆墨躍然紙上,靈動秀氣,意境悠長。聊起書法,司馬老師侃侃而談,頗具“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味道。
“一筆好字,受益終生。”司馬老師用八個字總結了他與書法的緣分。然而,這份緣來自於他幼年時期的一段經曆,據司馬先生說,他出生在中醫世家,自幼習書,亦是深受家族熏陶:“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國的書法,是我爺爺用毛筆開出的一副藥方,冥冥之中我就對書法產生了興趣 ”司馬武當栩栩如生地向我們描述著兒時的記憶。
司馬武當,7歲上學,第一次作業就因為字寫的漂亮引起全校轟動,“小孩子都喜歡被表揚,我被老師誇獎後,幹勁更足了,總是想著把字寫得好一點兒、再好一點兒。”司馬老師對書法的熱愛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一手好字同樣改變了司馬老師的人生,在部隊征兵的日子,他的字被部隊首長看中,入伍從軍,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從而開啟了“軍旅書家”之路。書法就好比他人生的敲門磚,他的人生因為書法而精彩,書法因人生而更有內涵。
境由心生 寧靜致遠
著名書法家宋華平老師曾評價司馬武當的作品:“武當的書法,用筆爽朗利落,每一筆交待得都很分明,沒有那種拔毛連茹,含糊搪塞的現象。武當追求的是一種清雅、純淨的藝術境界,因而他的書法安詳靜謐,格清調雅,像臘梅一樣綻放著淡淡的幽香。”司馬老師的作品容楷、行、草書體兼長,其楷書結體嚴正,行草書清朗俊秀,尤為章草出意。不激不厲,氣息平和、雋永。
聊及書法創作,司馬老師用了五個字“愛”、“靜”、“恒”、“勤”、“悟”總結了他的創作理念。“愛”即酷愛,是一種由心而發的對書法的熱愛。“靜”即一種寧靜的心境,在創作的過程中追求一種恬淡靜謐的創作心境。“恒”、“勤”即書法藝術的修煉,恒於道、勤於藝,堅持不懈、筆耕不輟。“悟”即書法創作的體悟,譽書法於生活,在生活中找到書法的真諦。
司馬武當作品賞析
司馬武當作品賞析
司馬老師以五字作為創作標準,他說:“學習書法,一定要臨帖。要從傳統中來,有意識地學習經典,不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他的書法取法鍾繇、“二王”,於《黃庭經》、《樂毅論》、《聖教序》、《出師頌》、《平複帖》、《書譜》等曆代經典書法吸收養分,他的書法法度在手上,性情在筆下,用筆沉著、質樸,靈動靜雅、饒有古意。寫字也是做人。字如其人,司馬老師的字就像他的為人,質樸恬靜,意蘊悠長。
與時俱進 心係社會
“書法藝術需要尊重,書法當隨時代,緊扣時代主題,服務社會”,對於書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司馬老師如是說。“筆墨當隨時代,書法家要有擔當,勇於承擔責任。”作為河南硬筆書法協會的主席,司馬老師一直秉承書法結合時代的理念,在書法實用性大大降低的今天,書法更多的體現的是其藝術價值。如何更好的利用書法藝術造福社會,一直是司馬老師關心並切身踐行的問題。
他從硬筆入手,每年都有字帖或書法懷曆問世,出版有《鋼筆書法懷曆》《中小學生鋼筆楷書字帖》,以及九年義務教育《書法藝術》課本等係列專著,10餘年間發行量達千萬冊之多,使一代代青少年學生受益良多,可謂學習書法的“領路人”。“書法路上,我一直都是兩條腿走路”,作為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的“兩棲書家”,司馬老師一直心係時代文化脈搏,熱心公益,以“勤儉文化”為主題的係列作品已然問世,以“廉政文化”、“忠孝文化”為主題的作品正在創作中,可以說,司馬老師的作品給處於文化複興路上的中國社會注入一劑強心針。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誌於道,勤於藝,司馬老師以其恬靜的心態、對書法藝術的感悟力,他的書法之路會越走越寬。
yabo22官网 後記:
出版《鋼筆書法懷曆》、《書法桌曆》等各類字帖28本,發行量達8萬冊;出版《學生寫字步步高》係列字體8本,發行量達280萬冊;書寫有小學九年義務教育地方《書法藝術》課本係列書共5本。近年來多次在全國書法大賽上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