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粗略思考書法二十年之怪現狀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6: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2295]次

粗略思考書法二十年之怪現狀

                                                         吳又華

    新時期的二十年,書法藝術蓬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曆屆全國展、書研會的成功舉辦,為書法藝術的複興與發展帶來了春天;同樣,前些年《書法學》等係列學術論著的相繼問世,無疑也是書法藝術發展史上的又一豐碑……。

    然而,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藝術學科的建設,在其成長發展進程中,必然會存在研究和探索上的迷惑與彷徨。本文僅就書法藝術近 20 年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幾個問題作一初步探討。

    怪狀一:“法”的失落

    書法藝術經曆了 80 年代初期的空前繁榮之後進入了學科自身建設的   沉思與反省。時至今日,我們的書法家大多視傳統書法之法為神靈,在理論研究和創作實踐上很少有越其雷池的行徑,更多的則是敬而遠之。時下,書壇“我書意造本無法”的景象即是明證。進入 90 年代,中原書風、廣西現象的出現,是繼“書法熱”之後,全麵反映在書法創作研究日趨“意、韻、態”等藝術審美理想的一個不爭事實。

    或者是因為書法發展經曆幾千年來,於“法”的研究治理已經甚為完善,對“法”的理解與詮釋等已界臻美之境……所以,難怪時人長期以來奉傳統之法為圭臬,而少有親和切入的舉措,生怕“觸犯天條”。另外,時人對“法”的理解又大抵受到“筆墨當隨時代和無法之法”的理論影響太深,如今,大多的書法活動以拋棄或背離古法為前提,一味地強調“時代藝術”。

    其實,從創作和欣賞的角度對書法之法進行剖析,大體涵括筆墨、字法、章法三大部分。

    一、筆墨

[1] [2] [3] [4] [5] [6] [7]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