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範式與法度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6: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2325]次

範式與法度

                                                  胡傳海

    凡是藝術都有一定的程式,理論上的術語稱之為“範式”,在書法上稱之為“法度”,指的就是規矩、方法、程序和法式。它是書法藝術長期積澱下來的成果,它的係統龐大而複雜並且模糊,我們無法分清楚它的臨界點在何處,正如有人所說的那樣:它們是一群不可窮盡的集合。這是藝術高度成熟的標誌,“範式”就是對這門藝術的規律進行概括和總結,以便讓人們能更快、更訊速地了解這門藝術的特征,並讓人們認識到一種藝術的完整的體係和它的曆史的延續性。書法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範式,這是人所共知的。雖然這是後人所作的一種概括的論述,但人在一個特定的時期所理解的東西無法避免其中的交叉之處,比如,王(羲之)氏家族的作品就有這種趨向。這就是我們能較為準確地說出各個不同時期的書法特征的原因所在。綜合,是人的理性能力的反映,當然,在這種高度概括的表象中往往會忽略一些細部特征,這也就是藝術永遠無法完全同一,因為,藝術是表現個性的。但是,為什麼各個時代總有一個總體特征?因為,人們無法擺脫時代文化的籠罩,人們的思考會趨於同一,並且在表現風格上會彼此互相影響,這就是人們稱之為“時代書風”的東西,理論上稱為“同一性”。這也是主體心理深層結構的反映。而能夠受製於時代同時又超越於時代的書法家就是大智慧者。

    書法中的“範式”表現在各個方麵,如各種不同字體就有不同的要求,但一些基本的東西是相同的,諸如“書貴自然”、“振迅天真”、“字有八麵,各自有分”等,都是要求書法的學習者在掌握技法的同時又能夠將人的情感的一麵充分地傳達出來。當然法度本身既是對形式的提煉,也是初學者入門的依靠。我們不能說“法度”缺乏精神內涵,恰恰相反,人們在製定“法度”時就已經把形式與思想情感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了。於是,人們在遵守書法的“遊戲規則”的同時又力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