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中國文化危機與書法的興衰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2: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379]次

近年來,專業媒體上學者、評論家們議論最多的一個話題是有關書法家的“文化素質”問題。有的人感喟世風日下,世道不古,書家一代不如一代;有的人揮筆直書,大加鞭撻;有的則預言,傳統的書法在當代已經走入窮途末路,所謂的“書法熱”,就是傳統書法最後的輝煌,是回光返照;還有的說,書法大國真正到了危機時刻了。

似乎書法家的文化素質問題已經暴露得十分嚴重,簡直是岌岌可危,我們看到的現象是:有的書家常寫錯字,甚至是獲獎作品;有的書家抄錯了古人的詩詞,抄錯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懂詩詞的真實含義;有的書家甚至平仄不懂,填詩作詞基本上是門外漢;有的書家對古代傳統文化了解甚少,有的在電視大獎賽上當眾出醜,丟人現眼。等等。

不僅僅是學者、評論家在議論,中國書協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極具影響力的國家級展覽、評獎中,加上了文化素質考核一項:光寫一手好字還不行,還需要看看文化素質的深淺。導向很明確:通過強製性的手段倡導書家重視文化素質的積累。

姑且不論評論家們說的是否屬於危言聳聽,也不管他們說的是否在譜,這裏隻說書法家的“文化素質”。文化是一個很大、很寬泛的一個概念,一個範疇。什麼是文化?學術界對文化的內涵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