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三百年中又一人----費新我左筆書法新論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2: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269]次

費新我(1903-1992)先生是20世紀中國書壇惟一一位以“左書”蜚聲中外的書法大家。先生生前作書數以萬計,所作奔放勁健、奇崛多姿。在七十年代先生成名以後,“新我左筆”一時風靡大江南北,在海內外影響極大。
    一、精神性
    精神性是藝術品的價值之所在,而精神性又不能隻局限於藝術家個體的精神性,它必須融彙到更加宏大的背景之中。就費書而言,其精神性正是費新我先生個體精神和時代精神相融彙生發的集束展現。這種精神性既突顯了費書獨特的人文精神的一麵,也向後人昭示了費氏所身處的時代風貌。
    費新我書法的精神性不妨以“新我精神”四字概括之。
    愚以為,“新我精神”之核心即是不斷“新我”。
    這種精神既表現為大家所熟知的50年代以書易畫、以左手代右手,重燃藝術生命之火:也表現為不甘故我,不斷奮進以不斷新我的“藝術長青”。他有一方閑章曰“人書未老”,正是先生這種精神的鮮活寫照。更有一種不信邪、不服老、不畏難、不氣餒的倔勁和韌性,讓他獨出偏師、老當益壯、勇猛精進。在這種精神的支撐下,他晚年的書法不僅沒有表現為洗盡鉛華、煺盡火氣、平淡寧靜的“人書俱老”。反而更加奔放、激越、大刀闊斧、一往無前,一點也沒有老態,更與病態、頹態毫不沾邊。今天,當我們重新審視它們時,仍然很難將這些無比“生猛”的作品和一位八九十歲的老人聯係在一起。
    二、視覺性
    如果說精神性讓費書的內在充盈結實,那麼,視覺性則打造出費書外在的奪目光華。二者互為表裏,相輔相成。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新我左筆”的視覺衝擊力在其同時代的作品中是罕有其匹的。這種縱躍飛動、跌宕起伏、充滿張力、逸出常態的筆調在那個時代絕對是一種“前衛”。“前衛”的視覺性讓費書不僅在其聲名顯赫的時代,即使放在整個二十世紀的代表性書家中,也顯得非常的“現代”。
    費書的視覺性表現主要有如下幾個方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