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法 囈 語
蘭幹武
出於某種巨大元素的衝擊和召喚,麵對大師們的作品,我常常激動不已,似乎有許多話要說。這種感覺由來已久。
然而,書法畢竟不像音樂或繪畫,作為藝術,業已被廣大民眾普遍接受。我們透過所謂的書法熱,看到的書法依舊是個冷門,門可羅雀。書法藝術長期被人誤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一個假象,即文字的外衣,書法是掩蓋在文字的外衣之下的。於是,人們說不清寫字與書法有無差別。有的甚至認為,能識幾個繁體字,能握緊毛筆,或臨過一本、兩本碑帖,便是當之無愧的書法家了。基於此,我們似乎又無話可說。要說,也隻能從基本的說起。目的之一,便是調動民眾的意識,推銷書法藝術。
書法作為藝術,書法之所以成為藝術,並非與生俱來。這是需要慧眼識珠的,需要一代一代人去豐富它、完善它,就像我們今天稱之為儒家、道家、禪學等學術一樣,我想,始作俑者,並不一定那麼全麵,那麼深刻。在其內涵和外延上,心有靈犀的後來者作了很大程度的發揮和再創造。有時,甚至挖掘前人不曾意識到的東西。梁漱溟談及儒學時說:“孔孟之學,現在晦澀不明。或許有人能明白其旨趣。卻無有能深見其係基於人類生命的認識而來。並為之先建立他的心理學而後乃闡明其倫理思想,此事唯我做。”(見《梁漱溟傳》138頁)書法也就是得於像梁先生這樣有宏才大略,有藝術感悟的先知們精雕細鑿才成為藝術的。
書法藝術的本質是什麼?
人們常說,文學即人學。書法何嚐不是如此?書法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人們欣賞書法,其實是欣賞自己(潛意識中的自己)。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不滿足現狀。他們巴望通過有別於現實生活的書法(藝術)尋找自己的意趣、意願(最佳狀態)。在創作或欣賞的時候,他們以自己的意趣、意願為大千世界化妝,並作為創造或欣賞藝術的參照物。其意趣和意願越艱深、晦澀,所體現的思想也越艱深、晦澀,他人越難理解。總之,有藝術感悟的人,企圖以錯綜複雜、變幻無窮的點畫和儲滿張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