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中國硬筆書協”的博弈 ● 喬國棟 王殿學 非法協會承辦全國大賽 許多硬筆書法愛好者可能都參加過一次全國性的硬筆書法比賽——“愛華杯”第九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這次大賽的承辦單位是中國鋼筆書法雜誌社和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這次比賽的管理機構組成人員相當龐大,一批享譽國內外的書法家作為大賽的顧問參與其中。比賽截稿日期為8月31日。 在此之前,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共舉辦了8屆全國性鋼筆書法大賽,召開過3屆全國鋼筆書法理論研討會,並辦有《中國鋼筆書法》雜誌。 可誰會想到如此規模的大賽的承辦者並沒有在民政部進行登記,會是一個非法團體呢?我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三章第十條明文規定:全國性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準,地方性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而記者經過查證,身處杭州的“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竟然沒有在民政部進行登記。 “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事實存在14載 “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既然是個假協會,怎麼能事實存在這麼多年?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龐中華打了個比喻:《西遊記》裏麵講六耳獼猴鬥孫悟空,孫悟空識破了一點也沒辦法,也不是別人不知道,是裝糊塗……現在,小說和現實一點也不差。龐中華給記者介紹,這些年來,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屢屢受到這個比它多一個字的假協會的滋擾,甚至圖謀取而代之合法的中國書法協會。 記者在1989年《中國鋼筆書法》第二期上看到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義正辭嚴”的“公告”:“沒有簽蓋協會公章和在會刊《中國鋼筆書法》雜誌和《東方青年》雜誌上發布公告、消息的任何大賽、函授、出版或其他形式的活動與本會和會刊一律無關,本會及本刊還將追究盜名欺世者的詐騙罪。”龐中華說,這簡直是天下奇聞。還在這一期雜誌上,龐中華給記者指出:“‘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的第二屆理事會名單中的副主席‘龐中華’三個字為什麼是模糊的?這是因為我不願意作法盲,堅決要求他們把我的名字去掉,他們不得不在即將付印的所謂的‘理事會’名單中,刮掉了‘龐中華’這三個字。” 同樣,記者還從這個會刊裏看到,在1989年,“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已經發展了江蘇、雲南、安徽、上海、山西等地的分會。 而這兩個硬筆書協,現在已經在全國各地造成了極大的混亂。2002年,吉林省硬筆書協主席孟凡鑄、副主席蔣鳳雲給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打來報告稱:“吉林省遼源市硬筆書協原是省硬筆書協的會員,後來其領導人郝自來暗地裏和杭州的王正良聯係上了,他說,杭州的‘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是正宗的,北京龐中華那個協會是假的,參加了王正良他們杭州的協會,可以在杭州的《中國鋼筆書法》雜誌上發表作品,王正良還答應給他常務理事,他把遼源的會員都介紹到杭州去了。”吉林省硬筆書協很迷茫:“龐主席,到底誰是真的,誰是假的呀?我們下麵真為難啊!” 去年,王正良到四川發展會員。2002年7月四川省硬筆書協秘書長張肇培也給龐中華寫信求教:“王正良的名片背麵印的是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他這個協會與你經過文化部、民政部批準的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二者之間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文化部、民政部要批準兩個國家級的硬筆書法組織?這使各省硬筆書協組織和廣大硬筆書法工作者和愛好者一直迷茫!請您能否給予解答一下,以正視聽。” 遼寧的硬筆書協會員曉靜也給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寫信反映,“王正良自稱是王羲之的後世傳人,到河南、山東、遼寧等省市四處遊說,封官許願。” 記者看到“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硬筆書法大賽公告”寫道:“大賽共設獎1000名;寄交作品須交20元參賽費,在校學生報名費每人15元,10人以上團體報名費每人10元,港澳和海外參賽折算成當地貨幣。” 龐中華認為,這個“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私刻公章,非法舉辦全國活動,通過非法在全國發展“分會”、“會員”,收取“會費”、“參賽費”,意在牟取暴利,吸收海外人士參賽,這是欺騙海外硬筆書法愛好者的行徑。 更讓龐中華氣憤的是,“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本來是非法社團,卻公然違抗文化部、教育部關於“書法考級”的指示,擅自搞“全國書畫等級考試”,通過他們的非法協會和刊物,在全國搞“硬筆書法考級”,趁機販賣“教材”騙取不義之財。 讓龐中華更感覺惡劣的是,7年前,“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竟然以非法身份和日本的書法社團結成姊妹友好團體。 “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的身世 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後期,僅掛名“中國”、“中華”、“全國”的硬筆書法社團就有10餘個。當時國家“社團管理條例”尚未公布,這些社團未經文化部和民政部登記注冊,因而在全國造成混亂的局麵。 1988年,文化部和民政部開始整頓加強社團管理,書法界要求成立合法的、權威性的全國性硬筆書法組織的呼聲也趨強烈。於是文化部和民政部牽頭召集當時在全國最有影響的若幹家硬筆書法社團,定期在北京開會協商。 這次文化部與民政部牽頭協商的結果是共同成立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由龐中華任主席。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的資料是這樣表述當時的討論的:在這聯合過程中,僅有一個例外,就是杭州的“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其協會代表王正良,提出一個讓與會各方都難以接受的條件:1協會會址必須設在杭州;2協會的會長必須由杭州的薑東舒擔任。王正良的提議遭到全體與會代表包括文化部、民政部的一致否決。王正良宣布退出“聯合”行動,從而也就自動放棄了杭州在全國社團中的席位。 “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的前身是龐中華等人發起創辦的中華青年鋼筆書法協會。1988年,文化部正式下函中華青年鋼筆書法協會,認為其“至今沒有業務主管部門或歸口部門認可,不符合成立全國性組織的有關規定。根據中辦發198550號文件,經我部研究,決定不予保留。”1988年11月,被文化部撤銷的“中華青年鋼筆書法協會”更名為“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 為使自己的身份合法化,“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從1989年起多次向民政部、文化部提交了申請社團登記的報告,但沒有得到批準。 浙江省文化廳:他們責任自負 文化部1994年頒布的《美術品經營管理辦法》第十條規定:“舉辦跨省、全國性、國際性或參與國際性的有讚助的美術品比賽、展覽、展銷和美術品拍賣活動須報文化部審批。” 文化部社會文化圖書館司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這次大賽並沒有經過文化部的審批,但可能經過浙江省文化廳的審批,不然他們也不敢這樣舉行。” “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負責人、《中國鋼筆書法》雜誌社總編王正良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這項活動的主辦單位是浙江省團省委、浙江省文化廳和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現在已經是第九屆了,我們舉辦的鋼筆書法大賽已經是公認的國賽,而且是不收錢的,這是在做好事,現在有那麼多的假冒偽劣哪個部門審批了?我們這次書法大賽還是中國第七屆藝術節的主要活動之一。至於協會是否登記是一個曆史問題,很多事情關鍵是看實質,看對社會是否有好處、幹事不幹事、幹好事還是幹壞事,我們對鋼筆書法大賽花費了大量的心血。我們協會是1985年創辦,現在很多部門都在幫助我們解決登記的問題,我們有沒有得到登記是管理上有一個交叉的問題,沒有登記不是我們的原因,而是有關登記部門的原因。” 作為主辦單位的浙江省文化廳社會文化處一位工作人員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他們的廣告我們沒有看過,如果有事情他們是責任自負,這項活動是第七屆藝術節裏麵群眾文化項目裏的一個子項目,當時他們申請時,我們考慮不是骨幹項目就同意了,至於審批,理論上屬於藝術節裏的項目,既然藝術節已經得到審批,子項目應該不用再進行審批了。” 民政部:不合法必須取締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龐中華表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是經過文化部批準,由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惟一合法的國家級硬筆書法社團。它於1993年5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成立大會。這些年來,除了在國內開展各種書法展覽、比賽、交流活動外,協會和海外各種書法組織進行了多層次的交流和展出活動,和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日本以及香港、台灣等地的書法社團舉辦過訪問、交流、展覽活動。 我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以及被撤銷登記的社會團體繼續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取締,沒收非法財產;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記者采訪了民政部社會登記管理處,得到的答複是:凡是帶有“中國”字頭的團體必須到民政部進行登記,而“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沒有在民政部進行登記,應該按照民政部《取締非法民間組織暫行條例》予以取締。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回到首頁】 【我要發言】 【關閉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