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篆刻 
重現古銅印風采
發表日期:2006-10-29 22:15: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2167]次

中國印章曆史悠久,藝趣盎然,雖通行於周代,但盛於秦漢,大都以金、銅、玉等鑄、鑿而成,它是我國古代作為憑證的信物。

  元代王冕發現花乳石,雖未得以推廣,但足以使印人把玩篆刻石章。至明代文彭偶得燈光石,親自落墨奏刀,打破了前代由書家篆寫,工匠鐫刻二者合一成印的做法,使篆刻這朵奇葩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今人習慣將明代以前稱之為“銅印時代”,以後為“石章時代”。

  銅印堅韌,不易自行走刀;石章軟嫩,容易受刀。我們不忘前人選用石章篆刻,為後人臨習、創作提供了便利。而古代銅印,卻是印章的起源,其印製古樸,用料特殊,不易損壞,便於長久保存。無論從曆史價值,藝術研究來說,都值得有識之士發揚光大。昔日輝煌的銅印時代已載入印學史,今日我們應用現代科技,融合古代工藝,采用失蠟澆鑄青銅鈕印,重現古代銅印時代的風采。其鈕式有仿秦漢龜鈕、瓦紐、鼻鈕和新設計的麒麟鈕、生肖鈕、雙龍戲珠鈕等。印麵以三刃刀榔頭錘打,猶如衝刀運行,再用雙麵平口刀剔、

  敲來表現筆墨金石韻味。其青銅鈕式和古雅的篆刻,實為書畫家、收藏者提供了新的賞玩藝術品。

  筆者認為,銅印和石章是中國篆刻史上的並峙雙峰,應該相互輝映於世界藝術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