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辦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
開幕時間:2014年7月12日10:30
展覽時間:2014年7月12日10:30-7月23日12:00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展 廳 號:五樓19號、20號、21號
展覽前言
這是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為紀念和慶祝自己成立十周年而舉辦的一個展覽,加之其他的係列活動,可以看作是我們向社會、向同仁的一次集中彙報和展示。
在中國人的文化意識裏,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字,十年則是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時間概念,有“十年寒窗”、“十年如一日”、“十年樹木”、“十年磨一劍”之說,等等。如果站在十年這個時間節點上回望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從2004 年11 月成立始,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走過的這十年,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十年;是團結拚搏、艱苦創業的十年;也是積極探索、開拓前進、碩果累累的十年。
中國書法院是國家文化發展戰略框架之內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是在新時期改革開放提出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以及書法熱方興未艾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十年來,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的領導下,書法院全體同仁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依托中國藝術研究院廣闊的學術平台,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堅持以藝術、學術科研為中心,以高端人才隊伍建設為基礎,努力建設國內一流的藝術機構。特別是通過聘請顧問、研究員,聚集了一大批當代中國書法的學術和創作精英;通過一係列重大展覽及重要的學術活動,樹立了良好的學術品牌和重要地位。在學術研究、書法創作和藝術教育、國際交流等皆取得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十年來,由我們主編的各種學術書籍、作品集(不包括研究員個人所屬的研究成果)就達到100餘種(部);2007年首創並麵向書法界和全社會推出的《中國書法年度報告》,其創新性、客觀性、權威性在業界引起好評,被譽為反映當代書壇曆史的一個重要文獻。以“淵源與流變”為主題的係列學術論壇,以及《中國書法史論叢書》的出版在學術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十年來,我院已連續10屆麵向全國和海內外招收研究生課程班、高研班和訪問學者,學員達近千名。其中不少人通過了全國學位英語統一考試,取得了國家認可的書法碩士學位,700多人次在全國和省級各類書法、繪畫、篆刻、刻字藝術等展賽中入展獲獎,展示了藝術創作方麵的強勁實力。廣聘名師、開放辦學,形成了一套封閉式係統化教學的模式,為當代書法教育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和思路,贏得了社會廣泛好評和高度認可,成為當代書法教學培訓的一個知名品牌;十年來,我院舉辦具有學術性的國際交流展、地域交流展、學術研究展、全國巡回展、中青年藝術書法展、教學成果展等各種形式的展覽60餘次。“國際書法年展”已連續在中、日、韓三國舉辦了五屆,形成了具有長效機製的國際間書法文化交流高端平台;“漢字之美——中國書法展” (與中國書協共同組織)先後遠赴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藝術得以漂洋過海、遠播傳揚;“百人藝術書法展”、“淵源與流變”係列學術展已舉辦多屆,為當代中青年書法家打造出一個新的展示舞台。同時,我們還多次組織“書法田野考察”, 應邀多次派專家出席“中美文化論壇”、“中歐文化對話”等國際會議活動,倡議搭建海峽兩岸書法交流平台——“兩岸漢字藝術節”,與中國書法家協會密切聯手、通力合作,使中國書法正式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特別是今年推出的中國書法院獎,吸引了國內眾多的書法高手,這一獎項的設立和成功舉辦定將在我國藝術人才培養的方法和機製上產生更加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今年一月開始舉辦的“筆墨蹤旅”中國書法院全國巡回展則更擴大和奠定了中國書法院在全國的影響和地位。
中國書法院十年來的發展和進步,是在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等上級部門強有力的領導、關心和指導下取得的,得到了中國及各省市書法家協會、北京眾多學院及學術界的鼎力幫助,更得到了社會各界、廣大書法家、人民群眾的厚愛和支持。深深地感謝他們!當然,在此,我們還要特別感謝中國藝術研究院王文章院長和中國書法院首任院長王鏞先生,王文章院長長期以來悉心關心書法院的發展,從成立到整個發展過程,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幫助。首任院長王鏞先生的身體力行、個人魅力以及帶領大家艱苦創業、不斷開拓、卓有成效的工作精神,都是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和財富。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中國書法院全體人員將更加深入地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係列講話精神,特別是他關於文化戰略、文化創新方麵的重要指示,繼續秉承和發揚中國書法院業已形成的先進理念和優良傳統,團結奮鬥、不辱使命、腳踏實地、開拓創新,用我們的生命才智、我們的熱血情懷書寫好“中國夢”的書法篇章,為推動當代書法的健康發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作出應有的貢獻,無愧於這個偉大的時代和偉大的人民。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