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巨獸究竟是何模樣?在「中國古哺乳動物化石大展」上,市民終可揭開牠們的神秘麵紗,一睹國寶級哺乳動物化石。主辦單位估計,四十天的展覽可吸引七百至七百五十萬人次參觀。
這九頭來自二百萬至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巨獸,包括天山副巨犀、山西獸、真猛獁象、漢江中國乳齒象、大唇犀、坦氏鏟齒象、披毛犀、達維四不象鹿及古淩齒象,全部由北京自由博物館借出展覽。
展覽品中最為矚目的可算是長八點二三米、闊一點四米、高五點二米的天山副巨犀,牠是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生活在二千萬年前的中國西北。還有全世界僅發現三具骨骼化石的山西獸,屬最罕有的長頸鹿。而古淩齒象則是牙齒最長的象類動物,是首次移師到博物館以外的地方展出。
九動物化石屬國寶級
此外,四川自貢市恐龍博物館資深技術人員更根據猛獁象的生活習性及動作等,複製了一隻長六米、高四米、重兩噸的「機械長毛象」,其頭部可活動自如,象鼻也能隨便扭曲,腹部會因呼吸而膨脹收縮,還會發出叫聲。
舉辦機構信和物業管理總經理(商場推廣)蘇蔡潔蓮表示,展覽由昨日起至十月十七日在奧海城舉行,希望讓香港市民了解中國文物文化。她估計,四十天的展覽可吸引七百至七百五十萬人次參觀,首日展覽已吸引了多間學校共一千二百名學生報名參加。為控製人流,大會更派出導賞員向入場人士引領參觀十至十五分鍾,每次限定入場人數為二百五十人。
幼童盼與長毛象生活
昨日的展覽吸引不少市民及學校參加,今年五歲的蘇家豪與陳清霖年紀雖小,但表示如果有機會與長毛象生活在同一時代,他們會嚐試慢慢爬上大象背部,坐在牠的背脊,希望能夠與牠成為好朋友。就讀小六的鍾卓塋與黃卓謙則表示化石十分活靈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