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亚博.apk  > 中國書壇 
亮劍醜書!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11家協會發出倡議!《嚴禁醜書傳播》
發表日期:2022-09-14 09:13:41 來源:本站 被閱讀[9167]次

為進一步規範出版、影視及相關新媒體等大眾傳播媒介漢字使用,中國出版協會、中國報業協會、中國期刊協會、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中國版權協會、中國印刷技術協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共11家協會、學會日前聯合發布《關於規範使用漢字的倡議》。

《倡議》指出,漢字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文化的根,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標識。規範使用漢字、表現漢字之美,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各協會、學會將加強引導,推動行業把漢字美的特征展示出來,反對為了迎合市場而粗製濫造、牽強附會,無序傳播、貽誤大眾,大力弘揚漢字所蘊含的中華文化精神,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美好文化生活新期待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

《倡議》全文如下:

關於規範使用漢字的倡議

漢字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文化的根,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標識。規範使用漢字、表現漢字之美,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為進一步規範出版、影視及相關新媒體等大眾傳播媒介漢字使用,我們倡議:
1.自覺擔負社會責任和文化使命,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把漢字使用的規範、美觀作為重要標準,在推進語言文字規範化、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發揮示範帶頭作用。
2.嚴格遵守有關法律規章和文件規定,積極推廣應用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加強行業自律,配合管理部門做好漢字規範使用工作。
3.加強字庫字體使用審核把關,對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網絡出版物、電影、電視、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及相關廣告、宣傳品等,嚴格按照規定使用規範漢字。在國內外舉辦的各類展會、宣介等活動,均應注意漢字使用的規範性。
4.鼓勵研發和使用優秀字庫字體產品,自覺抵製忽視漢字書寫規範、書寫技法和文化內涵、審美特征,故意將漢字筆畫和結構進行粗俗、草率誇張變形的“醜書”“怪書”類信息化字體產品,堅決抵製漢字字體領域侵權盜版行為。
5.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漢字使用規範意識和業務能力素養。在組織有關審讀、質檢、考核、評比時,把規範使用漢字作為一項重要標準。
6.發揮大眾傳播媒介的作用,廣泛宣傳,正確引導,加強監督,提升全社會規範使用漢字意識和審美水平。
我們各協會、學會將加強引導,推動行業把漢字美的特征展示出來,反對為了迎合市場而粗製濫造、牽強附會,無序傳播、貽誤大眾,大力弘揚漢字所蘊含的中華文化精神,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美好文化生活新期待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


中國出版協會
中國報業協會
中國期刊協會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
中國版權協會
中國印刷技術協會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
中國電影家協會
中國書法家協會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
       2022年2月


2022年1月7日下午,中宣部出版局在京召開“規範使用漢字工作座談會”,針對當前漢字使用中存在的不規範問題,就出版、影視、媒體等領域加強用字管理進行座談交流,研究安排下一步工作。中宣部、教育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北京市委宣傳部有關職能部門,相關行業協會、中央宣傳文化單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字庫企業共45人參加了會議。


與會人員就加強漢字規範管理和使用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漢字是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結晶,是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進入信息化、網絡化時代,計算機漢字字體廣泛應用於出版、影視、傳媒、廣告、網絡、移動終端等麵向公眾的領域,較好地滿足了單位和個人多樣化、個性化的用字需求,但也存在字體運用場合不當、書寫不規範等問題。特別是有的字體故意把漢字筆畫和結構進行粗俗、草率的誇張變形,忽視了文字的書寫規範、書寫技法和文化內涵、審美特征,不利於社會大眾漢字書寫規範意識和審美素養的提升,尤其會對青少年產生誤導。加強漢字使用的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勢在必行。

會議提出,將從六個方麵著手,開展漢字使用的規範和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協調機製,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分工,加強溝通聯係、密切協調配合,共同做好漢字使用的規範管理。二是開展專項整治,重點清理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製品、網絡出版物、媒體、影視作品中用字不規範的情況,指導字庫企業開展自查自糾。三是加強行業引導,指導相關行業協會聯合發出規範用字倡議,遴選推薦優秀字體,引導出版、影視、媒體領域提升規範用字的自覺意識,落實好規範用字的各項要求。四是突出重點領域,發揮中央媒體和宣傳文化單位示範帶動和引導監督作用,促進行業用字規範化建設。五是完善法規規章,配合做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修訂工作,對《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等規章進行修訂。六是加強標準研製,指導相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開展研究,推動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立項、編製工作,為規範用字提供技術支撐。

12月18日,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八屆主席團第四次會議在京召開。中國書協主席團成員就學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及有關會議精神展開學習交流,暢談體會。

會上,書協主席們紛紛發言,直指當下書壇時弊。

孫曉雲主席說:修藝先修德,學書先做人。作為一名書法工作者,應該保持得住思想定力,維護得住內心秩序,堅守得住使命初心,進而不斷修煉人格、完善自我、提升境界,最終完成自我提升,真正做到德藝雙馨。
早在今年8月28日,孫曉雲主席在中國書協職業道德與行風建設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時就強調:“我們要堅守中華文化陣地、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範,反對以書法的名義消解崇高、戲謔傳統、包裝炒作、嘩眾取寵。

毛國典副主席說:書法作為中華優秀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毫無底線的、毫無傳統意識的一味創新,例如當下在電視、網絡上流行的“怪書”、“醜書”現象,這些所謂的“創新”書寫,是在破壞傳統優秀文化,並非傳承。

潘善助副主席說:書法生態是文藝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書法生態是一個係統工程,它首先與書法界有關、與書法工作者有關,也與政界、商界、教育界、媒體界甚至軟件界有關。無庸諱言,前幾年,書法界亂象叢生,代筆參展的有之,山寨牟利的有之,自我吹噓的有之,紅包評論的有之,種種現象都在矮化書法,褻瀆傳統。中國書協為此推出了各種規章,嚴格評審,加強培訓教育,醜惡現象得到了抑製。但書法行業風氣的整治非一時之工,必須作長期不懈的努力。書法工作者的胸襟是否開闊,立誌是否高遠,名利觀是否正事關書法生態的好壞。習總書記說:“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根培魂的人,必先鑄己”。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駐會的書法工作者,我將嚴格要求自己,深刻領會總書記講話精神,提高修養,做好人。在此基礎上做好協會工作,影響更多的書法工作者。政界不為江湖書法站台,商界不為低俗書法作品買單,教育界積極開展書法教育,媒體界不隨意宣傳低俗書法作品與低俗書法工作者,字庫與字典嚴格把關,對打造良好的書法生態意義非凡。全國文代會已經召開,黨中央的號令已經發出,中國文聯、中國書協也已有了具體的治理方略,我們必將迎來山青水秀的書法生態。

12月14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總書記就曾指出:文藝要創新,但決不能搞光怪陸離、荒腔走板的東西。文藝要效益,但決不能沾染銅臭氣、當市場的奴隸。創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實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質,名聲要靠德藝。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珍惜自己的社會影響,認真嚴肅地考慮作品的社會效果。一個文藝工作者如果品行不端,人民不會接受,時代也不會接受!

從幾位主席的講話中,我們不難看出,中書協對當前的書壇亂象很重視,相信,很快會推出重大措施,從嚴從快打擊醜書、性書、亂書等醜惡現象,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近些年,“醜書”不再是江湖人士獨有的了,很多站在文化頂峰的書法教授、書法家、畫家也湧入其中,因為這些人的加入,“醜書”似乎要被“正統化”。

前不久,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任陳傳席先生,就對“醜書之風”進行過嚴厲的批評,甚至對“醜書行為”爆粗口,稱“他們”是文化界的“奇葩”、“異類”、“怪獸”。

筆者也曾不止一次抨擊過當代“醜書大師”,對其“醜書行為”也提出過嚴正抗議,雖然獲得了眾多網友的響應,但是“醜書”在社會上依舊橫行,以至於有些“大師”以能寫“醜書”為榮,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

那麼“醜書大師”和“醜書行為”真的不能製止了嗎?“醜書”真的要被劃入傳統書法行列裏嗎?難道就沒人出來管管嗎?對此,作為中國書法權威單位的中國書協再也坐不住了。

近日,在山東召開的文化藝術會議上,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先生就對“醜書之風”進行了嚴厲痛斥,他表示,必須嚴厲打擊“醜書”,對於喪失理想信念、是非不分、美醜不辨、弄虛作假的“大師們”在書法界予以“除名”。此語一出,可以說是大快人心。

關於“醜書”的界定筆者在往期文章中做過說明,我覺得作為當代知識青年的我們,應該團結起來抵製“醜書”,抵製那些縱容“醜書”的行為,隻有這樣真正的書法文化才會振興,真正的“書法美”才會得到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