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
發表日期:2020-07-07 09:53:59
來源:亚博科技app
被閱讀[12573]次
劉怡:浙江寧波人,生日1978年2月,2000年浙江農林大學工藝美術畢業。自幼酷愛書法,常年臨帖不輟,深研歐、顏、褚等楷書碑帖,亦臨習行書、隸書。2016年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啟功學院研究生班學習,研習大篆金文。2005年至今,在少兒書法教育一線進行探究與實踐,教授學生6000餘人次。編撰有少兒書法係統課程,出版有《親子書法》少兒硬筆書法教材;開發了由象形文字入書法啟蒙教學的《說文解字》係列課程。經過實踐教學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劉 怡
中國漢字書法兼具語言工具屬性與文化傳承屬性,是世界上唯一薪火相傳綿延千年的古老文明,獨立於世界藝術之林的文化瑰寶。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與行為方式。
書法基礎教育對傳承華夏文明,培養青少年審美品格和樹立文化信仰起著重要作用。國家為推進書法基礎教育的發展,先後出台了《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和《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意見指出漢字書法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規定了青少年學習書法的目標與內容。

就書法教育體係而言,當下學校書法教學分為兩部分:一、硬筆寫字部分,基本由語文老師教授。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以書寫整潔為主,不求書法藝術之美。二、毛筆書法以社團興趣小組為主,教學課程一般從唐楷入手。因唐楷書法對毛筆運筆的掌控,以及筆鋒、結體等技巧要求頗高,且教學方式內容枯燥生澀,不適合低年級段學生的生理能力和心理特征,導致毛筆書法很少有學生能長期堅持。
本人在15年的少兒書法教育實踐中總結探索,發現由象形字入手,通過說文解字的形式啟蒙少兒進入漢字書法學習,是條潤物無聲、順水行舟的有效途徑。


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年齡特征,我在教學中通過從產生興趣、建立信心到堅持學習的分段推進,將甲骨文、金文有機地融入到少兒書法學習的各個階段。一、漫讀說文解字,開啟幼兒漢字文化之旅,將說文解字的內容用故事情境繪畫的形式,啟蒙少兒對漢字的了解(從幼兒5、6歲開始)。例如:一節以“風雨雷電”為主題的課,通過講解自然現象,導入中國造字故事,展示甲骨文、金文中對應漢字的演變過程,啟發孩子進行情境繪畫創作,在快樂學習中描繪字形領會內涵。二、毛筆書法學習從金文書寫開始,當孩子由幼兒轉入少兒階段時,需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毛筆書法學習,此時如果直接從唐楷入手,他們還不具備對毛筆線條的把控。唐楷法度嚴謹,筆法多有起承轉合、結構姿態肆意,學生很難準確書寫,極易造成挫敗感,從而失去對書法學習的興趣。我在多年的書法教學實踐中,對初寫毛筆字的學生,從大篆、金文入手,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大篆一般以中鋒運筆為主,運筆行筆相對簡易輕鬆。大篆字形優美,無唐楷結構之嚴謹的要求,適合毛筆字初期書寫,容易建立自信,養成積極的心態,由此可將學習興趣轉化為長期堅持的內生動力。漸次再進入楷書、行書書寫,已具備了對毛筆書寫運用的掌控和書法學習的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