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長忠(右)與龐中華(左)留影
長忠:
祝你們換屆大會成功。我實在沒有時間去了,請代問湖北朋友們好。每天來人來電來信,都叫我題字題詞寫序,四川達州是我家鄉,成立硬協;我的母校西南科技大學聯絡成都、重慶的大學,邀我去講演;山西有個《語文報》,十年前聽取我建議,創辦“手寫版書法報”,最近搞800人活動,主編吳殿奎是我老鄉,多次找我,我沒分身之術,哪裏也不能去,北京許多老朋友、老領導,我都跟他們請求原諒,暫不參加活動。
長忠你是中國硬筆書壇元老,1982年從湖北大悟輾轉到河南信陽我的地質隊,徹夜與我長談,恍眼三十七年過去,猶在昨天也。
你擔任湖北硬筆書協主席,任重道遠,希望你們改換思路。同時我建議你們改用新工具,采用新式硬筆,書寫大幅硬筆書法作品,走出新路子。十多年前,我和廣東盛怡製筆企業研製生產的大號硬筆,在四尺宣紙上創作大幅作品,極受歡迎。但硬筆書法界響應者不多。人類有守舊而固定習慣,據說當年西紅柿傳入中國一百年,沒人敢吃,栽在宮廷當作花觀看,終於有人吃了,沒有死人,大家才知西紅柿鮮美可口,所以魯迅先生有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英雄”。
我之所以努力采用並生產各種新式粗頭硬筆來書寫作品,是由於1980年代硬筆雄風漸起,人民熱情響應,但也有人冷嘲熱諷:“龐中華他們搞那什麼硬筆書法,全是小兒科,用鋼筆寫幾行小字,不能登堂入室”,聽了雖如芒刺在身,但也激起我關注市場,尤其從日本、歐洲采回多種巨頭新式硬筆,創作出各種大幅硬筆作品,2011年曾拍出88萬元“天價”,當然包含有追隨者的厚愛。
這些年,我一直提倡書法家全麵發展,用自己的字,寫自己的詩和文,這樣才有個性和時代性。湖北是“武昌起義”的聖地,希望你們帶個頭。寄上我寫的“寫字歌”20首,拋磚引玉也。
很久沒寫這麼長的信,算是我對你們大會的祝賀。
緊握手。
龐中華
2019年5月31日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