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聯競書”亚博科技app
展簡述
發表日期:2019-05-27 07:34:32
來源:本站
被閱讀[8271]次
由中國篆刻•硬筆書法家群主辦,亚博科技app 藝術指導,廣西壯族自治區硬筆書法協會、湖北省黃石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廣東省五華縣硬筆書法協會、河南省三門峽市硬筆書法家協會、黑龍江省七台河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山西省夏縣硬筆書法家協會各團體的熱誠支持;中裕培訓(中國 • 武漢)書法部、伊戈爾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代碼002922)財務總監劉德鬆先生、武漢洪川書畫院、愛尚寫字—深圳市樂韻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等的熱心讚助下,"群聯競書"亚博科技app 展終於2019年5日13日成功舉行,率先發表於美篇官方網。
這次網展,經過近半個多月時間的精心籌備,首先確定組委會、評委會和特邀作者的人選後,相繼完成一定數額活動經費的籌集,於3月18日正式網發《“群聯競書”亚博科技app
展征稿通知》(簡稱《征稿通知》,下同),在之後的42天裏,共收到來自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新加坡百餘名特邀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發來的書法、硬筆書法與篆刻作品圖片160餘幅,經過初審,排除離題、重稿、嚴重失誤、模糊不清、質量低劣的圖片之外,初步確定29幅應邀書家(含評委、組委)的作品直接入展,不參與評獎;應征作者作品72幅入圍,進入終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按照製定的《"群聯競書”亚博科技app
展評審條例》,經過柳長忠等幾位專家的認真地,細致地審核,擬定入展作品42幅,其中包括獲優秀作品獎作品4幅,優秀作品獎提名作品8幅,入展作品30幅,入圍作品30幅。依照《征稿通知》精神要求,在獲獎、獲獎提名、入展、入圍名單網上公示三天此道程序完畢之後,終定71幅作品進入展覽,於是,此網展隆重地如期舉行。
唐韓愈有詩曰"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意蘊五月石榴花開紅似火,繁茂爛漫,生動傳神,此詩人景雙詠,堪稱妙作。正值佳期,中國篆刻•硬筆書法家群舉辦"群聯競書"亚博科技app
展,實乃宜之,亦可喜可賀也!
"群英薈萃華夏篆刻顯奇異,眾賢雲集中國硬書蘊精深",此聯為本次展覽書寫的唯一指定性內容。集思廣益,此聯起先在廣泛征求群友意見的基礎上,又得到諸多詩友進言和多方友人的幫襯,幾經推敲而定,雖可能存有暇疵,但足可應用,終不失其雅。
本展主旨為學習交流,共同提高; 增進友誼, 促進發展; 群策群力,我寫我心;傳遞正能,構建和諧。
本展為了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又為了有效地發揮大數據信息共享的作用,我們采取作品圖片網上集中評審的運作方式,如此做法,不僅對我們舉展有利,而且,對於作者而言,自存原稿亦有收藏意義和欣賞價值。
本展屬書法類一個短、平、快的項目展。創作時間短,書寫內容專一,故速度較快,成效率較高。因為這次網展征稿僅用時42天(3.18—4.30),所以,我們巧用千年前王羲之等先賢墨客蘭亭雅集的人數,作為這次應征作品入展數,見賢思齊,圖個吉利而已。
本展又是一個高、大、上的專題展。相對而言,作品少而精,層次規格高。從這次展出的70餘幅作品來看,可謂件件精雅,字字珠璣。其中,應邀29幅,皆出自全國硬壇名家精英之手,應征42幅,其中12幅獲獎或提名,為佼佼者之作;入展30幅,均為上乘佳品。還有30幅入圍作品,因故尚未展出,歎為墨林遺珠。
本展作品來源廣泛,有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和新加坡的書法作者參與,年齡最長的有耄耋老翁,最小的隻有19歲,不過,入展的仍以中青年書家為主,筆墨功夫較為過硬,作品高質,形式新奇。主要有扇麵、中堂、鬥方、楹聯,條幅、橫批等式樣,百花齊放,賞心悅目。品類多而全,雖以硬筆為主,卻又兼容毛筆與篆刻,符合大書法之精神。五種書體皆俱,軟硬兼有,流派紛呈,蔚為一觀。
遵照《“群聯競書”亚博科技app
展征稿通知》之有關精神,此展展出後,我們主要完成兩件大的善後事宜,一是通報表彰了所有獲獎與入展入圍作者名單,並按既定方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了獎金發放。二是所有入展以上的和部分入圍的作品結集打印成美篇書《"群聯競書"亚博科技app
展作品選集》(簡稱“群聯競書”作品選集》,下同),作為內部資料珍藏或回饋讚助方。在此需要說明的是每位入集作者提供的簡介,原則上以原稿為主,適當輯修,大體按照姓名、籍貫、出生年月、藝術職稱、頭銜、成就、榮譽稱號和出版書籍這個順序進行,幾乎省略了性別、學曆、工作單位、職務和與書法藝術無關的信息。具體情況,在此不宜贅述。
此書共有91件作品入集,原則上按網展時作者前後秩序,逐個推出,采取圖上文下模式,作品下方有姓名、筆種、字體,項別(含特邀、評委、組委、獲獎、獲獎提名、入展、入圍)的標注。作者簡介每人一份,其中獲獎作者增加創作手記與專家的簡評。全書共100個頁碼,一般情況下,一位作者一張圖片與簡介合占一個頁碼,個別作者一人占兩個頁碼。此冊封麵設計為潘漢平,封麵作品為侯培良,封麵篆刻為閆升啟。此展圖片收集前期為占傳昌,後期收集、展覽的策劃與編排、本書的圖片與文字編輯均為潘漢平。
為了方便讀閱,此書設有本書導讀。內容概括為編者的話、入集名單、網展前言、作品展示、作者簡介、獲獎手記、專家評點等,內容翔實、營養豐富,圖文並茂,可閱可賞可藏。
至此,這次網展的所有相關事宜基本圓滿結束,回饋資助方與有需求書友預訂的書冊陸續到位。回思一下,這次網展成功舉辦,依靠的是大家團結的力量,堅持群策群力,以群養群的原則是正確的。沒有考正,在全國書壇中以一個群的名義辦展覽實屬罕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網展自始至終完全憑借互聯網,形成全過程辦公無紙化,充分利用網絡大數據的信息,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最後,藉此,再次感謝上述有關藝術指導、支持和讚助的單位與個人;感謝著名書法家夏奇星先生為此展作品選集題字,感謝柳長忠、鄒誌生、陸舍無、寇學臣、李正倫、張鈺明、杜思吾、朱玉華、王洪宇、吳永斌等二十幾位書家(含評委、組委)撥冗獻作、感謝本群群友常付民、張天德、楊友勝、張中建、李必峰、歐陽文炎、張為民、段劍平、占傳昌、劉紅都、林明新等通力協作與配合,感謝所有參賽者的積極應征支持。
由於本人才疏學淺,在圖文編輯中肯定存在許多不足,所以,敬請方家同仁們諒解。
潘漢平
2019年5日26日
附:《"群聯競書"亚博科技app
展作品選集》入集名單(共91人)
夏奇星、柳長忠、陸舍無、吳永斌、朱玉華、潘漢平、張天德、常付民、鄒誌生、寇學臣、李正倫、張鈺明、程友橋、杜思吾、王洪宇、蔚陸軍、 胡 奕、楊鐵成、魏建國、張中建、歐陽文炎、周樣、範國強、段劍平、金熙俊、張為民、劉紅都、林明新、李必峰、夏 勇、王明春、侯培良、張 傑、黃鎮洋、肖曉雲、李順自、李名山、張作玲、周光豔、潘建功、潘 偉、邱慶光、薑紹來、謝蘭香、夏 勝、閆升啟、張 旗、俞在柱、湯喜旺、淘 浪、詹亞雄、趙禮學、張曉華、王臣林、黃鳳蘭、朱 玲、鍾澤倫、楊宗雲、梁 傑、林秘昌、羅 迅、陳華偉、黃開慧、房紅樓、佘燕明、賈俊波、田保利、黃代明、向東磊、馮軍偉、張思勇、錢寶成、鄭文鬆、於泉祖、徐紅翔、 黃利雄、鄧吉祥、李組綱、謝漢忠、 張慶合、虞永泉、 甄曉進、陳培源、羅愛超、張天文、 黃春蓮、嶽 權、黃龍輝、葉永俊、蔣維群、文偉軍。
上一篇:
龐中華新著《硬筆書法概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