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亚博.apk  > 中國硬壇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安徽硬協成立30周年,「筆墨精神」書畫名家邀請暨會員作品展在合肥舉行
發表日期:2018-11-05 08:35:49 來源:本站 被閱讀[5419]次


      翰墨傳精神,丹青寫華章。
      輝煌征程三十載,昂首走進新時代!
      又是一年秋風勁,再迎碩果收獲時。


      亚博科技app 合肥訊(記者鍾書、通訊員張全民報道)2018年11月4日,由安徽省硬筆書法家協會舉辦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安徽硬協成立30周年,‘筆墨精神’書畫名家邀請暨會員作品展”,在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隆重舉行。


      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李宏塔,安徽省政府副秘書長劉永春,安徽省文聯主席吳雪,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張華慶、副主席兼秘書長李冰、監事長熊潔英,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原主席張良勳,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耿立軍,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朱秀坤,著名書畫家張一楫,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團常務委員、湖北省硬筆書法家聯誼會常務副主席柳長忠等,以及來自各地市會員代表和書畫愛好者50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


      這次展覽的600餘幅作品,是安徽省硬筆書法家協會邀請省內外書畫名家,並發動該協會全體會員,認真創作的精品佳作。入展作品有軟筆書法、硬筆書法、國畫、篆刻作品,創作者都是著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以翰墨抒發對改革開放的讚美,用丹青描繪祖國美景。


      安徽省文聯主席吳雪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安徽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的工作,他強調指出,安徽硬協從成立至今,始終堅持正確導向,就是堅持黨的文藝方針,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大力推廣和普及硬筆書法藝術,組織開展活動豐富多彩,辦書法大賽,發動會員送書法送文化進學校、進鄉村、進社區、進部隊,社會反響好。他對這次展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同時希望安徽硬協要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協會辦得更好,在促進文化強省事業中做出新的貢獻。

.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張華慶在致辭中,首先對安徽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成立30年表示熱烈的祝賀,安徽硬協在省級硬協中堅持30年成績顯著很不平凡。他特別強調,習總書記對傳承中華文化文化提出了新時代的新要求。


      安徽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薛祥林在致辭中回顧了安徽硬協30年走過的不平凡的曆程,協會成立於1988年, 30年來,安徽硬協在省文聯、省民政廳的關懷和監管下,在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的指導下,始終堅持以黨的文藝方針為指導,先後成功舉辦了“運酒杯”黃山全國書畫大獎賽、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全國硬筆書法大獎賽、“思根杯”迎香港回歸全國硬筆大獎賽等,先後舉辦了9屆“紅四方杯”全國書畫大獎賽展、11屆安徽省硬筆書法大賽展,承辦過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辦的“中國硬筆書法萬裏行”、“莊子杯”全國硬筆書法大獎賽及國際老年人文化係列活動等,2016年,又成功舉辦了“大洋杯”首屆“筆墨精神”全國書畫大展賽,並在中國書法大廈舉辦了獲獎作品展暨《“大洋杯”首屆“筆墨精神”全國書畫大展賽獲獎作品集》首發式。自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開展創先活動以來,安徽省硬協連續數年被評為先進協會。


      安徽硬協堅持發揮服務社會、繁榮書法藝術功能,以社會效益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前提,在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大學、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安徽教育學院等高校、全省部分中小學及合肥市區,先後組織了各類書法講座谘詢活動百餘次,直接受益人數近百萬人次,通過在合肥及省內其他地市縣高校和中小學開展書法講座,受到普遍歡迎和好評。協會還曾下設硬筆書法函授學院,先後培訓結業硬筆書法學員5000餘人,創辦了《硬筆天地》、《書畫教苑》報,編輯出版了《首屆會員作品集》、《硬筆書法集》、《鋼筆書法教程》等教材和書籍,惠及萬千書法愛好者。

.

      近年來,安徽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在廣大會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時代主題,積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藝術,不忘初心,唱好主旋律,以踐行“大書法”為己任,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不忘本來,麵向未來,用我們手中的筆墨書寫心中的中國夢,傳遞時代的正能量。勇於創新,不斷進取,遵循藝術規律,深入生活,服務群眾,有力地推動了安徽硬筆書法事業的發展,協會的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協調發展的局麵,在組織、展覽、教育、交流等方麵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全省各級硬筆書法協會開展“送書法、走基層”活動經常,尤其是每年元旦、八一、春節期間,舉行的書法名家“福送萬家”公益活動,組織各級協會書法家走進基層,走進軍營,書寫書法作品,寫春聯,送“福”字。組織義賣,捐助社會弱勢群體。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既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又救助了社會需要幫助的苦難群眾和孤寡老人,產生了極好的社會影響力,並受到政府和社會的廣泛讚譽。協會的組織者、參與者在全省各地灑下了辛勤汗水,留下了紮根人民的堅實足跡。


      省硬協努力開展新的服務舉措,積極開展爭創安徽省硬筆書法名城創作培訓基地、示範名校等活動。相繼授予蒙城縣“安徽省硬筆書法之鄉”稱號,淮南市第十六小學被授予“安徽省硬筆書法特色示範學校” 稱號,亳州市師專附小和板橋中學等被授予“安徽省硬筆書法教育基地”稱號。滁州、宿鬆、太湖等市縣為推動基層文化建設,提高廣大中小學師生書寫水平,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方麵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翰墨載道”、“書以載道”一直是我國書法藝術的優良傳統。當前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壯麗時代,書法藝術蓬勃發展,書法技藝蒸蒸日上,為書法藝術的持續發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礎。但是近年來,一種試圖完全背離傳統,徹底拋棄傳統的現象蔓延,這不是書法正途,不能代表書法時代的精神麵貌。隻有繼承優良傳統,弘揚時代精神才是當代書法藝術的道,正道,這是當代書法人肩負著書寫偉大時代精神氣象的曆史責任。 “寫端端正正中國字,做堂堂正正中國人”。重品行修養,守道德底線,樹君子之風,養浩然正氣,自覺站在時代的高處,走在時代的前列,書寫屬於這個時代的筆墨高峰,與時代同行,抒人民情懷。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筆墨傳精神,丹青寫華章。伴隨著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逐步實現,我們昂首闊步走進了新時代。新時代要有新作為,新時代要譜寫新篇章。黨的十九大關於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重要舉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為當代硬筆書法事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開拓創新,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軟硬兼施”,按照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提出的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踐行大書法號召,積極地行動起來,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國慶70周年,為安徽的文化強省奉獻聰明才智,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

.

.

.

.

.

.

.

.

.

.

.

.

.

.

.

.

.